就在此时,廖化也策马赶至徐盛身旁相助。魏延见二人汇合也是知晓二人的勇武恐怕都能跻身当世一流之列,虽然徐盛可能是排在一流的顶尖,廖化则是排在一流之末,但这也是两名妥妥的一流武将。必须速战速决,不然今天自己和所部麾下的所有骑兵有可能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于是不待二人有所反应,魏延举刀便再次向二人攻来。
廖化手持“三尖两刃刀”策马迎击,而徐盛因所率领的陷阵队皆为步卒其自然也是以步战而迎之,徐盛手持铁锁连环刀配合廖化进攻,徐盛主攻魏延下盘及马匹,廖化则专攻魏延上方。如此“一上一下”的配合与魏延也打得个有来有回。后方魏延所部的骑兵也已赶到欲冲击徐盛的陷阵队,由于徐盛的陷阵队成军时间较短训练不足,虽有林铤的“现代”军训方法加持,但在魏延麾下的精锐骑兵近十轮的冲击之下终于还是顶不住而溃散开了。
魏延见麾下骑兵经过近十轮不计伤亡的冲击下,已顺利打开了一条通路便大喝一声“撤!”
魏延所部所有骑兵迅速向着袍泽用性命打开的“生路”撤退而去,而魏延则亲自与二十余名亲卫骑兵一同断后。虽然廖化和徐盛二人与魏延战至一起有来有回,但明显徐盛和廖化都是已经竭尽全力而到了极限,反观魏延这边却还是游刃有余,明显其是留有余力。
就在此时魏延突感后背发凉,一股极其危险的感觉正在逼近自己,这是当世顶级武者对于危险的直觉,如同后世所说的第六感一般。魏延猛得自上而下的大力一挥刀逼退徐盛与廖化二人,随后立刻向前趴下整个上半身伏于马背之上,只见一杆长枪划过魏延身后的铠甲,由于长枪刺击力度太大在魏延的甲胄之上带起一阵火花。魏延虽未被刺破护身的甲胄,但刺出此枪之人出手力度奇大魏延堪堪躲过致命一击却也是被这一击刺得背后生疼。
“嘶~”由于魏延被这一击刺得太疼了,也忍不住下意识的发出了声响。
而刺出如此势大力沉出其不意的一枪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赶来支援徐盛和廖化二人的林铤。
就在林铤欲再次挺枪发难之时,魏延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廖化处挥刀横劈而去,廖化虽全力挡住了魏延突如其来的劈斩,但魏延这一击可是用尽全身力气斩出的,廖化被这一斩击落马下。
不待坠马的廖化起身,魏延欲再次斩向坠落马下的廖化,林铤与徐盛见此唯恐廖化有失,二人自不同方向快速赶至廖化处欲出手阻挡魏延的斩落而下的大刀。
然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魏延这招竟然是虚招,意在转移林铤和徐盛二人的注意力,然后借机退走。魏延见佯攻得手,顺势一夹马腹,战马吃痛快速向营寨大门外的前方奔去。
一路溃逃魏延的嘴上也不忘骂骂咧咧:“林铤小儿!卑鄙无耻!不当人子!背后偷袭!枉为英雄!他日老子定要一雪今日之耻…………………………………………………………”
林铤也是被魏延这一骚操作给惊掉了下巴,没成想这魏延还是个喷子,打不过气得跑路,边跑路还不忘边对自己骂骂咧咧,关键魏延这家伙真是被自己一伙人给气的够呛,这骂的都是啥啊?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骂的是什么,属实给林铤这一记“偷袭”给气坏了。
林铤也懒得管魏延被自己气成什么样,便不甘示弱的回道:“这英雄豪杰魏文长怎么如此仓皇狼狈的逃窜了?莫不是家中的老母猪要生产了?着急赶着回去?所以才如此手软脚软的跟个大姑娘似的!”
林铤也无所谓,反正你魏延在气急之下胡乱骂自己,骂的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林铤也就对魏延采取一个已读乱回的回应。
魏延听话了林铤的这番回话虽然不太懂其中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便继续加速前行退走。
就在魏延败走的同时,鲍隆和陈应二人也自营寨之中的主将大帐处赶了过来。
“廷钰兄弟,魏延那厮呢?”没想到率先发问的竟是陈应。
毕竟之前驰援鲍隆和林铤之时,被魏延率千余骑兵给打了个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心中没憋着一口怨气是不可能的,那一次突袭把陈应作为武将的心气儿都差点儿打没了,这让陈应如何不恨魏延。
“廷钰兄弟,方才见你与魏延交手许久未分胜负,可曾受伤否?”问话之人正是鲍隆,在整个营寨之中率先赶来的主将鲍隆不是关心此战的成果而是率先关心起林铤是否受伤,由此可见他与林铤的感情真挚程度可见一斑。
“隆哥、陈将军,我未曾受伤,只是可惜了,方才我一时大意竟让魏延那厮跑了。不过我亦伤了魏延,想来其回去也是不太好过的。”林铤表现的颇为可惜的回道。
“什么!你竟然伤了魏延?”问出这话的自然是陈应。
陈应之前听鲍隆说过林铤武艺不凡,他还认为林铤只是略胜鲍隆一筹,不想其魏延单独对战不落下风,最后魏延还让他给伤了,虽然先前魏延率部突袭有事出突然而陈应及时未有防备的原因,但自己和魏延之间的差距陈应心里还是有数的。照此看来,自己若是与林铤交手只怕也是撑不过一回合。
陈应此时此刻心中也是被林铤那强大的武力值给深深的震撼到了。
【古代步卒对抗骑兵时,前排阵亡率极高,可达60%-70%?,但通过战术配合和地利优势可降低整体损失。
[前排阵亡率数据]?秦汉时期步卒冲锋时,第一排阵亡率约70%? 。 ??冷兵器时代骑兵与步兵战损比约为1:3(无马镫)至1:5(有马镫)。[高死亡率原因]骑兵冲击力强:平原作战中,骑兵速度优势对步兵阵型形成碾压性压力 。 ??步兵防御局限:虽使用武刚车、盾牌等装备,但被动防御难以抵消骑兵机动性 。[降低阵亡率的战术]利用地形: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可限制骑兵行动,如曹操渭南筑城战 。 ??特殊阵型:如刘裕“却月阵”通过弧形布局、强弩与战车结合击杀骑兵 。 ??老兵前置:经验丰富的士兵持盾矛迟滞骑兵,为后排创造输出机会 】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风起荆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