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反观苍梧郡和桂阳郡的交界处的阳山县中,庞县令自从夺回了阳山县城后,他就变成了含洭县与阳山县两边来回跑,不但要负责城内外的治安,还要兼顾城内生产经营的恢复,更是要招募士卒,并且安抚城中百姓。这可不是像玩游戏那样点一下算完事,都是要庞县令身体力行的去完成。庞县令既要忙含洭县的日常政务,又要兼顾阳山县的各种事务。由于阳山县是刚夺回来的,需要投入的精力比较多。幸好含洭县的政务已经相对稳定又有族妹庞文帮忙照看一二,面对阳山县现在的复杂情况,庞县令只能一边熟悉想办法情况,一边与县中仅剩的高层商量。
由于阳山县来来回回的被两方势力反复争夺,虽然被两方任意一方攻占时都没怎么抵抗,但是经历这种反反复复的不确定,各级官员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缺失。由于阳山县目前没有精通军务的人才,庞县令只能火线提拔了一名原来阳山县的守军都伯,顺便把城防的重任交给了他。
而原来的阳山县县丞在处于阳山县被吴巨军占领的时候就是县丞,主要负责内务,但由于人手不足的情况他又要兼顾处理纠纷,安排生产,布置城内巡逻以及调配军营物资等事宜。相当于把一个县丞当成县丞和县尉用,这也是因为阳山县来来回回被各家势力轮流占领导致的官员人数严重不足而形成的“奇观”。
……………………………………………………………
苍梧郡与桂阳郡交界的吴巨军营寨之中
“这便是斥候回报的含洭县县令往返阳山、含洭两县的保密路线,那庞姓县令返回含洭县八成是走此地。”所指的地方正是含洭县和阳山县两县之中的一条山道。
“你怎么看?”吴巨问区景。
区景回道:“若是半个月之前可能不好确定这庞县令的日常往返路线,此人也算是颇为小心谨慎,期间不断的变换不同路线。但如今已有一段时间没有来自我军的威胁,桂阳郡境内也刻意安排没有出现我军的任何动向,而那条路线即隐秘又相较其他路线来说是最近的路线,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庞县令应该会选择继续走那里。”
“嗯,从明晚开始你就带一队士卒到此路线的山上安营,一连数日皆要如此,士卒只需带干粮,切记千万不可在山上弄出烟火。”吴巨嘱咐区景道。
为了确保计划的万无一失,吴巨和区景一起又在这一条往返路线上挑选了几处备用埋伏点。
直到第三天晚上区景又亲自再带着两百名士卒来到了埋伏的山顶营地,连同之前两次带的士卒共计五百余人,只等天亮之后便带人去山间险地埋伏。
第二天一早城外庞县令的队伍便已集结好了。二百多士卒其中有一部分人要帮忙去推车,对于庞文这个族妹庞县令可是疼爱得紧,也许是因为两个人从一起长大的缘故。因此庞县令几乎把阳山县城里的稀罕玩意儿全都买了个遍,全都是带回去给自己的族妹的。庞县令这种操作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加上其为人颇为和善,对于手底下的人也是比较亲和的,一众同行之人也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这边庞县令的队伍才刚走出阳山县城二里左右的距离,区景便带着两人来到了阳山县城外远眺。
“我们那边埋伏了多少人?”区景问道。
“将军请放心,我们兵贵精不贵多,只要这姓庞的县令进入我们的埋伏必死无疑。”
随行的亲卫队长说完抱拳离开,然后一定的距离远远的跟在庞县令的队伍后边,他要确认会庞县令的队伍走的是原来既定的那条路线,就算是出现了临时改道的情况,他也好及时通知区景更换为另一个埋伏的地点。
临近正午时分,庞县令竟然真的改变了行进方式,原先的队伍突然一分为二,一队人继续朝着原有的路线方向前进,另一队人马却走了另外一条路。眼看情况有变,区景的亲卫队长赶紧抄小道去向区景报信。
就在区景在这边观察四周情况之时,亲卫队长从后山小道来到区景身边禀报道:“姓庞的县令分兵而行了!”
“什么!”区景闻言大惊。
之前吴巨和区景曾多次推演今日的伏击,但是纵使二人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庞县令会分兵而行。
这不纯纯的自己找死吗?原本庞县令身边的兵马就不算多,这一分兵更加有利于区景动手伏击了。
区景问道:“你可看清姓庞的县令走的是哪一边?”
亲卫队长有些不确定的回答:“原先姓庞的县令都是驾马而行,不知为何这次竟然乘坐马车而行,姓庞的县令所乘坐的马车确是往我们这边而来,但属下不敢保证他一定在车里。”
其实这亲卫队长着实是想多了,他误以为庞县令分兵而行的目的是为了布下迷阵,让人摸不清他到底走哪条路。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如果庞县令发现有人想半路伏击,正常反应该是回城调兵,而不是分兵而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风起荆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