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阴影,真正意义上地笼罩了它。
它甚至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怨恨,只剩下无边无际的冰冷与虚无感,吞噬着它最后的残存。
然而,就在它的意志即将彻底涣散,血影即将完全崩解的前一刻——
嗡……
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的……波动……如同从极其遥远的地方传来,轻轻拂过了它那濒临熄灭的感知核心。
这波动……并非来自它布下的秽丝方向!
而是源自……更深、更下方……某个它之前从未注意过的区域!
这波动极其奇特,并非纯粹的能量波动,也非意识传递,更像是一种……带有独特“印记”的……信息扰动脉冲?这种脉冲的“模式”,让它感到一种源自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熟悉感!
是那个蝼蚁残魂的气息!但……又有所不同!变得更加隐晦,更加……难以捉摸!仿佛与周围的地脉环境产生了某种深度的融合!
而且,这波动传来的方向……似乎指向了某条……连污秽巨山的封锁网络都可能未曾完全覆盖的、极其隐秘的……深层地脉裂隙?!
“没…死…?还…在…变…化…?”岩拓那涣散的意志,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猛地凝聚起最后一丝力量!
强烈的求生欲与那未曾熄灭的怨毒,再次燃烧起来!
它不知道那道残魂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那波动为何会传到如此遥远的地方。但它知道,这是它最后的希望!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能,它也必须抓住!
它那即将崩解的血影,爆发出最后的光芒,艰难地抵抗着彻底消散的命运。它不再蜷缩,而是如同一条嗅到气味的濒死毒蛇,沿着那丝微弱波动传来的大致方向,感应着地脉结构中极其细微的能量流向与压力差,拼命地、挣扎着……向更深处……蠕行而去!
每前进一分,它的血影就黯淡一分,但它毫不停歇。那丝奇特的波动,如同黑暗深渊中唯一可能存在的灯塔,指引着它走向未知的深处。
……
狭窄裂隙内。
银灰色印记内部的推演衍化,似乎达到了某个阶段性饱和。
信息模型中,那些关于地脉潜在“脉络”的模拟,已经清晰到了足以指出几条可能性最高的、能量相对“纯净”或“稳定”的路径。这些路径蜿蜒曲折,最终都指向了下层地脉某个共同的、模型推算出的、可能存在的“相对稳定点”。那个点的坐标数据,与模型之前记录到的、王海最终焚灭之地残留的暗金悲怆余烬的微弱牵引,隐隐重合。
也就在这一刻,印记核心那持续进行的“蚀刻”,似乎终于完成了某个关键的“节点”。
整个银灰色印记,微微一颤。
并非能量波动,而是其最根本的“存在状态”,发生了某种极其细微的……跃迁?
它变得更加“沉重”,更加“内敛”,与脚下岩石的联系似乎变得更加紧密不可分。同时,一种全新的、基于当前信息模型推演结果的“倾向性”,开始无声无息地主导印记的“行为模式”。
下一刻,那层包裹印记的无形之膜,性质再次发生改变。
它不再仅仅满足于伪装和防御。
它开始……极其极其缓慢地……引导着印记本体,向着岩壁内部……更深处……“渗透”!
这种“渗透”并非物理上的钻凿,而是其存在本质与岩石矿物质的一种极其缓慢的、基于信息同频的……“融合”与“置换”。就像一滴水珠,缓慢地渗入海绵的内部,成为其一部分,并向着海绵内部水分自然汇聚的方向移动。
移动的方向,赫然指向信息模型推演出的、那条最有可能通往下方“相对稳定点”的、无形的潜在“脉络”!
速度慢得令人发指,几乎无法用常规时间尺度衡量。每“渗透”一分,都需要“渊瞳”持续不断地扫描前方岩层结构,信息模型飞速推演最佳路径和融合方式,无形之膜调整自身属性以完成与前方岩石的完美“衔接”。
这是一个极其消耗“信息处理”资源的过程,但印记内部那冰冷运行的机制,毫无倦意,精准地执行着。
在这个过程中,印记表面那银灰色的光泽,似乎变得更加黯淡,更加与岩石无异。但其核心深处,那一点被守护的残魂本质,以及那钥匙核心的最后馈赠,却在与地脉更深层结构的缓慢融合中,仿佛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来自大地的、冰冷的“滋养”。
不知过去了多久。
印记终于完全“渗透”进了岩壁内部,从狭窄裂隙的壁面消失不见。
只在原地留下了一块看起来与其他岩壁毫无二致的石头,以及那几条依旧潜伏、却再也无法感应到目标的、茫然的恶念秽丝。
而在厚重的岩层深处,一点银灰色的“晶尘”,正沿着一条无人知晓的、由信息模型推导出的、存在于地脉规则缝隙中的无形路径,以一种超越常理的方式,向着更深、更黑暗的下层地脉,向着那个可能存在的悲怆余烬之地,极其缓慢而坚定地……溯行。
它的“渊瞳”在绝对的黑暗中依旧睁开,持续映照、记录、推演着前方更深邃、更未知的地脉信息,不断完善着内在模型,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一场源于纯粹信息整合与本质蜕变的、无声的深层迁徙,已然开启。
而在其后方极远处,一点濒临熄灭的暗红血影,正凭借着那一点微弱的、时断时续的波动感应,挣扎着、执着地、向着大致相同的方向,艰难追索而来。
深渊之下的暗流,因这一点寂灭晶尘的移动,而悄然发生了难以察觉的偏转。
喜欢我靠祖宗托梦破案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靠祖宗托梦破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