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的清晨,天色还未完全放亮,城市笼罩在一片灰蓝色的静谧之中。
出租屋里,詹晓阳和刘小惠几乎同时醒来。今天有正事要办,迅速地从各自床上爬起,没有了平日的嬉笑打闹,动作利落中带着一丝临战前的专注。
冷水扑脸,彻底驱散了残存的睡意。他们锁好门,下楼来到巷口。一家早已亮起灯火的肠粉店正冒着蒸腾的热气,这似乎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无论走到哪里,总能找到一家供应热乎肠粉的小店。两人匆匆吃了顿早餐,便招手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直奔开源菜市场。
当三轮车抵达市场门口时,时间刚过六点。市场已经开始苏醒,但人流尚且稀疏。他们一眼就看到了孤零零站在门口,正啃着油条的黄朝彬。
“朝彬!这么早!”詹晓阳跳下车招呼道。
黄朝彬憨厚地笑笑,咽下嘴里的食物:“我爸和陈舅天没亮就来送鹅了,他把我放下后就去送其他的摊点了。”
“你回家那天帮忙拔多少只鹅毛啊!”詹晓阳笑着问。
“也就……”
黄朝彬正说着,一辆半新的桑塔纳轿车缓缓停在路边,林珊珊从副驾驶座上下来,驾驶座上是她父亲,一位看起来颇为儒雅的中年男子。林珊珊向父亲道别后,车子便开走了。
“珊珊,麻烦你爸一大早送你了。”詹晓阳说道。
“没事,顺路。”林珊珊微微一笑,依旧带着她特有的文静。虽然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但这次开车相送,也隐约透露出她家境的不俗。
人到齐了,大家便一起走向市场内部的熟食区。梅姐的摊位已经准备就绪——擦拭干净的玻璃柜里,油光发亮的狮头鹅肉、鹅杂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是用鸡蛋礼盒堆砌起来的醒目堆头。除了梅姐,摊位里还有一位五十多岁、面容与梅姐有几分相似、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
“梅姐,早!这位是?”詹晓阳上前打招呼。
“晓阳,小惠,你们来啦!这是我爸。”梅姐笑着介绍,“爸,这就是我跟您常提起的詹晓阳,还有小惠、朝彬、珊珊。”
“叔叔好!”大家齐声问好。
梅姐的父亲有些拘谨地搓着手,脸上堆满朴实的笑容:“你们好,你们好!多谢你们来帮忙!”
看来梅姐一家和陈姨、建国叔确实是亲兄妹,这更让詹晓阳觉得这群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固和亲切。
等待了约莫十分钟,市场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还不到高峰期。大家耐心等待着,熟悉着摊位环境。詹晓阳则再次检查了宣传单和赠品鸡蛋是否到位。
快到七点半时,买菜的人流明显密集起来,家庭主妇、退休老人、还有赶早市的上班族,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时候到了!”詹晓阳一声令下,“按计划,两两一组,出发!”
由于已经有了前三次开业派单的经验,少年们早已驾轻就熟。詹晓阳和刘小惠一组,黄朝彬和林珊珊一组,拿着印有“新摊开业,买鹅肉赠鸡蛋”醒目字样的宣传单,分别走向市场的主要出入口和人流密集区。
“阿姨,看看咯,新开的狮头鹅摊,今天买鹅肉送鸡蛋!”
“阿叔,正宗澄城狮头鹅,开业优惠送鸡蛋咯!”
清脆的吆喝声和热情的笑脸,很快吸引了过往市民的注意。不少人接过传单,好奇地朝着梅姐摊位张望。
与此同时,梅姐的摊位前也开始聚拢人气。黄爸爸送完其他点的鹅后,也主动赶了过来帮忙。他经验老道,刀工利落,招呼客人热情周到,和梅姐父女配合默契。再加上“买鹅肉送一大盒鸡蛋”的实惠促销,摊位前很快围满了人。
“给我来半只鹅,要肥一点的!”
“我要个鹅头,再加点鹅胗!”
“这鹅肉看起来真不错,是正宗的狮头鹅吗?”
开源菜市场周边是密集的住宅区,顾客以本地人居多,他们对大名鼎鼎的狮头鹅本就有所耳闻,即便价格比普通鹅肉贵上几块钱,也愿意为这口地道的风味买单。这情景,与南春桥、陈桥店开业时如出一辙,再次印证了狮头鹅的市场潜力。
看到摊位忙不过来,詹晓阳让刘小惠回到摊位帮忙收钱、打包,自己则继续在外围协调和观察客流情况。
热闹的销售一直持续到临近中午,买菜的人潮才逐渐退去。大家终于可以停下来喘口气,个个脸上都带着忙碌后的红晕和兴奋。
梅姐趁着空档盘点了一下,高兴地说:“太好了!黄叔叔早上送来的六只鹅,加上配套的鹅杂,一上午就卖得只剩一只了!这开源市场的人流真是旺!”
詹晓阳拿出账本,和刘小惠、梅姐一起核对了上午的营业额,然后提前将货款结算清楚。接着,他招呼大家:“辛苦了一上午,走,吃饭去!我请客!”
按照本地习俗,新店开业,东家理应请帮忙的人吃饭。但詹晓阳体恤梅姐父女刚忙完,需要休息,便坚持由他来安排。“梅姐,叔叔,你们先回去歇会儿,吃饭的事我来,别客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