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食咯!”胖大叔一声浑厚的吆喝,正在打牌、喝茶的老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围拢过来。
詹晓阳赶紧帮着老陈,把一盘盘鹅肉端到老人们各自的小茶几上。有位大叔已经开始用小酒杯一杯杯地斟满自家酿的米酒。
胖大叔端起一杯酒,朗声道:“来!天时寒寒(天气寒冷),大家先一起‘物杯’(喝一杯)暖暖身!今日这四百块的鹅肉,是老二(指老陈)‘物个’(提供的),大家试试味道如何?酒起!”
老人们笑着举杯,浅酌一口,然后开始品尝盘中的鹅肉。祠堂里顿时充满了咀嚼声和淡淡的酒肉香气。
直到此刻,詹晓阳才猛然醒悟老陈的用意!这哪里是简单的请客品尝?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极具本土特色的“现场品鉴会”或者说“社区会销”啊!
他前世经历过无数场在豪华会议室、酒店宴会厅举办的招商会、推销会,却从未想过,在这古朴的祠堂里,借助最传统的人情网络,也能开展如此高效、接地气的营销!姜,果然是老的辣!他忍不住朝老陈投去敬佩的目光,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老陈接收到他的信号,抱以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詹晓阳按下心中的激动,开始仔细观察老人们的反应。在座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牙口和口味是检验鹅肉品质最直接的标尺。
只要他们觉得好吃、能咬得动,那么过年期间,几乎整个村子、乃至周边街坊的鹅肉需求,很可能就会被老陈一举“包圆”。
几分钟后,看到大家品尝得差不多了,老陈清了清嗓子,开始发声:“各位老叔老伯,老兄弟,这鹅肉味道怎么样?韧度合不合适?咬得动否?”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评价起来:
“味道唔错(不错)!够香!”
“这鹅肉靓!有嚼劲但又唔会太韧,俺这老牙口都食得动!”
“比市场卖个普通鹅肉好吃多了!”
听到这些积极的反馈,老陈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始正式推介:“大家有眼光!这系正宗的澄城狮头鹅,唔是市场普通的鹅肉可比!现在我粥店就在代销这狮头鹅,一只二十斤左右,原价要卖四百五,现在搞团购,特别优惠,只需298块一只!而且!”他加重语气,“三天内,到我粥店落订的,再加送一套高档新年餐具!”说着,他示意詹晓阳拿出带来的白瓷餐具样品展示。
精美的餐具立刻吸引了老人们的目光,啧啧称赞声响起。
老陈趁热打铁:“还有更方便的!这鹅肉你们要是想留到过年正食,唔使急住拿货!落订后,拿这张‘提货卡’就行!填好你想哪一日取货,到时就直接来俺粥店拿最新鲜出锅的,保证好食!”他让詹晓阳帮忙把宣传单和提取卡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位老人。
这番介绍,将产品优势、价格优惠、赠品诱惑、取货便利性全部囊括,清晰明了,直击要害。老人们听后,纷纷议论起来,都觉得非常划算和方便。现场能做主的,立刻开始报数:
“阿陈,我物(定)三只!两只送人,一只自己食!”
“我要五只!子女多,分一分!”
“给我记三只先!”
胖大叔在一旁拿着纸笔,乐呵呵地帮忙登记名字和数量。一些暂时做不了主的,也表示马上回家跟儿女商量,稍后就去粥店下单。更有性急的,直接端着自己那盘还没吃完的鹅肉,就匆匆回家“请示”去了。
不一会儿,胖大叔把登记好的纸条递给老陈。詹晓阳凑过去一看,心里惊呼一声:“额的神啊!”纸条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后面,对应的数字加起来,竟然达到了79只!这还不算那些回家商量、极有可能带来更多订单的潜在客户!
然而,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和惊人的数字,老陈只是接过纸条,淡淡地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近乎狡黠的笑容。
他平静地对詹晓阳说:“晓阳,帮忙收拾一下。我这摊子,只准备接200只的单,多了也不收。”
只卖200份?!詹晓阳听完,脚下一个趔趄,差点真的摔一跤!他彻底被老陈这种深谙“饥饿营销”和“限量保质量”的老练手段所震撼。
自己凭借前世经验设计的营销方案,在老陈这种扎根于市井、深刻理解乡邻心理的“土法”面前,显得那么“学院派”。
这种基于深厚生活经验和人脉网络的智慧,是他这个重生者仍需学习和敬畏的。
帮着老陈收拾完祠堂的杯盘狼藉,两人回到粥摊。老陈伸出两根手指,再次确认了他的底线——200只。詹晓阳带着满心的惊叹和全新的思考,回到了小屋。
他把下午在祠堂发生的、堪称传奇的推销经历,详细地告诉了刘小惠。刘小惠听完,也是瞪大了眼睛,连连称赞老陈的厉害。
惊叹过后,詹晓阳对刘小惠说:“小惠,下午辛苦你一下,还是按老规矩,去各个摊点把今天的日常货款结一下。我留在屋里,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消化一下老陈今天这堂课,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谋划。傍晚我们在南春桥市场会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