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清晨,天色未明,寒气仿佛能渗入骨髓。詹晓阳又一次独自走在前往南春桥市场的路上,呼出的白气在昏暗的路灯下迅速消散。
与往日不同,今天他心中揣着的,除了日常的交接事务,更多了一层沉甸甸的、关于天气的隐忧。
根据前世模糊却深刻的记忆,1996年的春节,将是粤省,尤其是潮汕地区罕见的一个“冷冬”,被称为最寒冷的春节之一。
一股强劲的寒潮将会在节前席卷而来,带来大幅降温和持续的阴雨,甚至可能出现罕见的低温霜冻天气。
这对于正值年关消费旺季、依赖户外市场和新鲜食材配送的生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可能蕴藏着别样的商机。
如何将这个“预见”合理地传达给合作伙伴,而不显得突兀或令人疑心,是詹晓阳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他不能直接说“我知道寒流要来了”,那样太过惊世骇俗。他必须找到一个合乎情理、易于接受的方式。
走到市场口,黄爸爸和陈舅舅的摩托车准时抵达。像往常一样,帮忙卸完货后,詹晓阳将装有日常货款的信封递给黄爸爸。
然后,他搓了搓冻得有些发僵的手,看似随意地抬头望了望灰蒙蒙、透着压抑的天空,用带着些许担忧的语气开口:
“黄叔,你看这天色,阴沉沉的,一点风都没有,感觉憋着一场大的。我昨天听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说最近可能有强冷空气南下,降温会很厉害。还听街上一些老人家在念叨,说今年冬天感觉特别冷,怕是几十年不遇的寒冬要来了。”
黄爸爸闻言,也抬起头,眯着眼看了看天,作为常年和土地、天气打交道的老农民,他对天象自然有更直观的感受。他点点头,神色凝重起来:“嗯,俺也觉着今年冬天邪乎,比往年冷得早,这云层厚得,怕是真要来寒潮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见黄爸爸有了共鸣,詹晓阳顺势切入正题,语气变得严肃:“黄叔,如果真来强寒潮,还赶上过年,麻烦就大了。首先,天寒地冻,您那边宰鹅、褪毛、卤制,工人们干活肯定更辛苦,效率也会受影响,得提前有个准备,看看能不能搭个暖棚或者想办法给工人们保暖。”
“其次,万一真下起雨,路滑难行,咱们给各个摊点送货的摩托车可就受罪了,安全第一,得想想有没有更稳妥的配送办法,或者调整一下送货时间。最关键的是,越靠近年关,咱们团购的订单越集中,特别是小年(腊月二十四)到除夕前那几天,肯定是出货高峰,偏偏可能赶上最冷的天气。您得提前统筹好,看看人手、场地、时间怎么安排最合理,别到时候订单来了,咱们却供不上货,或者送不出去,那可就砸招牌了。”
“我的生活经验不够,这一块主要仰仗您了。”詹晓阳郑重的说。
詹晓阳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完全站在黄爸爸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表达了担忧,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黄爸爸听着,脸色越来越严肃,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深知詹晓阳说的句句在理,年关生意好坏,天气因素至关重要。
他用力吸了口烟,重重地吐出一口烟雾,沉声道:“晓阳,你提醒得太及时了!我光顾着高兴订单多,把这茬给忘了!这鬼天气真要捣乱,还真是个大麻烦!你放心,我回去就安排!多找两个帮手,把西边那个旧棚子拾掇出来,生上炉子,尽量让干活的地儿暖和点。送货的事,我跟陈舅他们商量,看看能不能早点出门,或者分两批送,避开最冷最滑的时段。订单我也按取货时间排好队,紧着最急的先准备。一定想办法把这关过去!”
看到黄爸爸如此重视并且立刻有了应对思路,詹晓阳心里踏实了大半。这就是和靠谱的人合作的好处,一点就透,执行力强。
他点点头,语气坚定地给黄爸爸鼓劲:“黄叔,困难是暂时的,咱们提前想到了,就能克服!只要咱们准备充分,寒流说不定还能变成机会(他心中已对姑父的鸡蛋生意有了盘算)。总之,您这边是咱们整个生意的根基,千万要稳住!”
“放心!我晓得轻重!”黄爸爸郑重承诺,眼神里充满了决心。
完成了这最重要的预警和沟通,詹晓阳又拿到了今天的送货清单,便和黄爸爸道别,转身返回小屋。
清晨的街头,寒风似乎更凛冽了些,但詹晓阳的脚步却因为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而显得轻快了许多。
回到小屋,刘小惠已经起床,正在准备简单的早餐。詹晓阳把刚才和黄爸爸的谈话内容告诉了她,刘小惠也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天气真要变得那么冷啊?那家里……”她首先想到的是远在饶北山区的家人。老家的房子不比城里,保暖条件更差,山路也更难行。
“正要说这个事。”詹晓阳接过她递来的热水,喝了一口,说道,“上午我们没什么急事,就去商场转转,给两边的家里人都买些厚实抗寒的衣物,比如羽绒服、厚棉裤、毛线帽、手套什么的。买好了就去邮局发最快的包裹寄回去,得赶在寒流来之前送到他们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