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妈妈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女儿长大了,出息了!
詹晓阳开始和刘小惠的哥哥、姐姐一起,从车上往下搬运行李和那些堆积如山的礼物。东西实在太多了,各种包装精美的礼盒、特产袋子,把后备箱和后座塞得满满当当。
詹晓阳看着刘家屋里的空地,指挥着先把一部分容易搬运、当下可能用到的年货搬进去,其他的大件和海鲜等,他打算明天自己再从家里过来帮忙整理运送。
就在男人们忙碌地搬东西时,刘妈妈已经拉着刘小惠,热情地将姑父请进了屋里。
客家民居的堂屋收拾得干净整洁,虽然简朴,却充满家的温暖。
刘小惠赶紧用热水瓶倒出热水在盆里,拿出一条崭新的毛巾浸湿、拧干,递给姑父:“姑父,路上辛苦,快擦把脸,暖和暖和。”
刘妈妈竟然能讲潮汕话,两人用潮汕话交流起来毫无障碍,气氛顿时更加融洽。
姑父擦完脸,舒服地坐在竹制的茶椅上,接过刘爸爸递来的热茶,呷了一口,对刘妈妈夸赞道:“阿姐,你家小惠真是懂事啊!在城里,我老婆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直夸她又勤快又乖巧。”
刘妈妈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谦虚道:“汪老板过奖了,小小年纪懂得什么,都是你们大人相惜(关照、疼爱)她。”
“阿姐,你可别小看他们年纪小。”姑父放下茶杯,语气认真起来,“就晓阳那小子,这半个月,帮我那个养鸡场搞促销,赚了好几万!我估摸着,过完年这一波,还能再赚这个数!”他伸出几个手指比划了一下。
“啊?几万块?”刘妈妈惊得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学生娃,不跟家里要钱就谢天谢地了,还能帮着挣这么多钱?”正说着,詹晓阳和刘小惠的哥哥姐姐搬着最后一批东西进来,角落里瞬间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年货,更加印证了姑父的话。
这时,刘妈妈才真正开始仔细打量詹晓阳。这个只比女儿大一点的年轻人,眉眼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干练,待人接物落落大方。
再联想到女儿身上明显的变化,她心里顿时明白了许多,看向詹晓阳的目光里,更多了几分欣赏和认可。
“晓阳,别忙活了,快过来陪汪老板喝杯茶!你还没回家吧?”刘妈妈慈爱地招呼道。
詹晓阳拍拍手上的灰,走过来坐下:“阿姨,还没呢。等会儿姑父回去,刚好顺路送我到家。”
刘小惠一直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眼神却始终没离开过詹晓阳,那目光里交织着依赖、不舍和浓浓的情意。
她的姐姐在一旁看着妹妹的神情,又看看詹晓阳,脸上露出心照不宣的、乐呵呵的笑容。
又聊了一会儿家常,姑父看看墙上的挂钟,起身告辞:“阿姐,阿兄,时间不早了,我还得赶回潮城,那边年底事多,就不多打扰了。过完年有机会,欢迎你们到城里来玩。”
说着,姑父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分别塞到刘爸爸和刘妈妈手里:“一点心意,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过年图个吉利!”
红包看起来分量不轻,刘妈妈连忙推辞:“哎呀,汪老板,这怎么行!您专程送孩子回来,我们感激都来不及,哪能再收您的红包!使不得,使不得!”
詹晓阳见状,开口劝道:“阿姨,叔叔,你们就收下吧。这是姑父的一点心意。”刘小惠也用客家话小声对父母说:“收下吧,爸妈,人家是看在晓阳的面子上。”
推让一番后,刘家父母最终感激地收下了红包。全家人将姑父和詹晓阳送到路口,再三道谢。
刘小惠站在父母身边,目光紧紧追随着詹晓阳,直到他坐上副驾驶座,车子缓缓启动。詹晓阳伸出手向她比了个爱心的手势。
从刘小惠家出来,已是下午四点左右,冬日的天色开始有些暗淡。车子很快驶回镇区,来到了詹晓阳家所在的街道。
一栋三层小洋楼格外醒目,外墙贴着漂亮的瓷砖,在这个小镇上显得颇为气派。姑父按照詹晓阳的指引,直接把车停在了家门口。
“嚯,晓阳,原来你家底子不错啊!这楼房真气派!”姑父看着眼前的小楼,略带惊讶地笑道。
詹晓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姑父说笑了,都是父母辛苦攒钱盖的。”他心里清楚,这栋房子是父母多年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的成果,也是前世记忆中家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听到车声,詹晓阳的父母和弟弟早已迎了出来。看到儿子安然归来,还带着这么多东西,詹爸爸詹妈妈脸上笑开了花。
“爸,妈,小弟!我回来了!”詹晓阳跳下车,和家人简单拥抱了一下,然后赶紧介绍:“这位是汪老板,我在潮城卫校同班同学汪楷的姑父,专门开车送我回来的。”
詹爸爸詹妈妈连忙上前,热情地握住姑父的手,连声道谢,邀请他进屋喝茶休息。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车上剩下的、属于詹晓阳的行李和年货往下搬。东西同样不少,各种潮汕特产、烟酒礼品,还有詹晓阳给家人买的新衣服、给弟弟买的随身听等,很快也在家门口堆了一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