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的清晨,詹晓阳在窗外隐约的鞭炮声和屋内渐起的炊事声中醒来。
昨晚与刘小惠通完电话后,他心满意足地钻回被窝,一夜无梦,睡得格外深沉踏实,仿佛要将之前在潮城日夜奔忙所缺失的睡眠,一股脑儿地补回来。
直到天光大亮,他才自然醒来,感觉浑身舒坦,精力充沛。
今天,镇上的集市要开市了。按照往年的惯例,这本是父亲去“上市”(本地话,即去市场采购)的日子。
但詹晓阳主动提出由他去。他对父亲说:“爸,今天我去上市吧。天气这么冷,集市上的菜价肯定贵得吓人,您去不一定舍得买。”
父亲看着儿子沉稳的样子,想到他年前在城里的历练,欣慰地点了点头,叮嘱道:“行,你去吧。今天你姑姑一家要来作客,多买几个好菜。钱在你妈那儿,多拿点。”
詹晓阳自然不用母亲的钱,他迎着凛冽的寒风出了门。
集市上果然如他所料,人头攒动,但物价也高得令人咋舌。普通的青菜都要七八块钱一斤。他精心挑选,买了花菜、菠菜(背龙菜)、芹菜和大白菜,每样都买了双份,分开装好。
正盘算着买肉,就看见前面肉摊档的大姨家表哥正朝他招手。他赶紧挤过去,先恭敬地问候:“表哥,新年好!生意兴隆!”然后递上香烟。
“晓阳,新年好!一大早来上市啦。”表哥笑着接过烟,别在耳后,“要买点啥?”
“表哥,给我来几根排骨,还有……猪肚,要两个。”詹晓阳压低声音说。
表哥会意地笑了:“放心,昨天你交代了,给你留着呢!这过年猪肚可紧俏,平时五十,现在行情得两百一个,给你算一百八!”
“谢谢表哥!”詹晓阳爽快地付了钱,看着表哥将排骨和两个清理得干干净净的猪肚也分成两份包好。接着,他又买了两份手工猪肉丸和两袋本地人称为“神饺”的血蛤(一种贝类)。
路过杂货铺时,他没忘记买了两袋承载着无数饶北人童年记忆的“鹿角饼”(一种形似鹿角的面点),这才两手提得满满当当,踏着冻得硬邦邦的土路回家。
到家时,手腕上已被沉重的塑料袋勒出了深深的红痕。父母看到他采购回来的大量食物,尤其是明显分成两份的包装,不禁疑惑地问:“晓阳,怎么买这么多?这一份是给谁的?”
詹晓阳把东西放下,搓了搓冻僵的手,半开玩笑地说:“哦,这一份啊,中午吃完饭,我去给‘丈母娘’拜年用。”
话音刚落,正在旁边玩的弟弟就老成地插嘴:“我就猜到了!你肯定是带到前山(刘小惠家所在的村)去的!”
父母一听,同时愣住了,异口同声地问:“什么情况?”
詹晓阳见父母反应这么大,赶紧笑着解释:“没有啦,刚跟你们开玩笑的。下午我去刘小惠家看看,他们村离市场远,过年空手上门不合适,就顺手多买了一份。”
母亲松了口气,嗔怪道:“臭小子,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弟年前说的是真的呢。他上次送你去小惠家,回来就跟我们说,她家人对你热情得不得了,简直像接待女婿一样。”
詹晓阳心里一动,差点就想顺势把两人的关系挑明,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时机还未完全成熟,还是先保持一点神秘和安静为好。
他笑了笑,没再接话,转身去归置买回来的东西。
他把给家里的那份交给母亲,另一份给刘小惠家的则单独放好。
这时,姑姑一家来家做客了。姑姑走到詹晓阳的面前看了看,“嗯,不错,长高了些,也白了不少。”
詹晓阳让姑父和表弟表妹们进屋喝茶。
然后,他悄悄把姑姑叫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1000块钱,迅速塞进姑姑手里,低声说:“姑姑,一点心意,您自己留着用。”
姑姑手里拿着钱,吓了一跳,连忙把他拉到屋外,着急地问:“晓阳!你哪来这么多钱?你还在上学!”
詹晓阳早有准备,平静地说:“姑姑,您放心,这钱是我放假帮大舅联系餐具生意,他给我的提成。我还给了妈妈九千块呢。您家里孩子多,负担重,这钱您就自己留着,应个急。”
姑姑看着外甥真诚的眼神,听着他体贴的话语,眼圈瞬间就红了,她伸手摸了摸詹晓阳的头,声音哽咽:“我的大外甥……真的长大了,懂事了……知道疼姑姑了……” 詹晓阳心里酸酸的,紧紧握了握姑姑粗糙的手。
姑姑从小就很疼爱他,詹晓阳搀着姑姑进屋喝茶,一家人其乐融融。
午饭非常丰盛,詹晓阳还特意把二叔、三叔两家也都请了过来,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大人小孩坐得满满当当,欢声笑语不断,过年的喜庆气氛达到了高潮。
饭后,詹晓阳准备出发去刘小惠家。临出门前,他特意让父亲把家里那只真空包装的狮头鹅砍下一半,包好让姑姑带回家去给孩子们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