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在詹晓阳的老家,是一个略显特殊的日子。因为“四”与“死”谐音,老一辈人颇为忌讳,认为此日不宜走亲访友,以免带来不祥。
因此,这一天家里通常少有亲戚上门,显得格外清静。
然而,这种禁忌对于年轻人来说,约束力便小了许多,反倒成了他们走访同学、好友,进行同龄人社交的好时机。
午饭过后,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些许稀薄的暖意,但寒意依旧刺骨。
詹晓阳跟父母打了声招呼,便出门了。他没有麻烦家人接送,径直走到公路,拦了一辆载客的摩托车。今天的目的是接上刘小惠,然后一同去拜访两位师姐。
摩托车在乡间道路上颠簸前行,寒风扑面。到达刘小惠家村口时,詹晓阳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刘小惠已经等在路边,身上穿着他们一起在潮城买的那件红色羽绒服,在冬日灰蒙蒙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明艳亮丽,像一团温暖的火苗。
看到摩托车停下,她脸上立刻绽开灿烂的笑容,快步走了过来。
摩托车掉转头,刘小惠熟练地跨上后座,双手自然而然地环抱住詹晓阳的腰,身子紧紧贴在他的背上,寻求着温暖和依靠。
这种亲密无间的接触,经过昨日的田埂温存,似乎更加自然,也更能拨动詹晓阳的心弦。
背后传来的温软触感和全然的信赖,让他心头泛起一阵微醺般的悸动,有些着迷,又有些年轻的窘迫,只能努力挺直腰背,专注于前方的路途。
十分钟左右,摩托车停在了镇中心小学的门口。这里是和卫校护理班的詹清容约好的汇合点,之后他们会步行前往玉雪师姐家。
趁着等詹清容的间隙,詹晓阳走到学校旁边的一个水果摊,精心挑选了两袋苹果和柑橘,作为登门拜访的礼物。
不一会儿,另一辆摩托车驶来,是詹清容的弟弟送她过来的。
詹清容轻盈地跳下车,微笑着向弟弟挥手道别,然后转身看向詹晓阳和刘小惠。她今天穿了一件淡紫色的呢子大衣,长发如瀑,随风微微飘动,秀丽的脸庞上带着一抹惯有的、温婉而略带疏离的微笑。
这抹笑容,在前世曾让年轻的詹晓阳为之吸引,产生过朦胧的好感,只是时光流转,终究有缘无分。
“晓阳,小惠,新年好!”詹清容的声音清脆悦耳。
“清容姐,新年好!”詹晓阳和刘小惠几乎同时回应。
三人热情地互相拜年问好。寒暄过后,两个女孩很自然地手挽着手走在前面,詹清容似乎对刘小惠格外亲切,低声交谈着。
詹晓阳则提着两袋水果,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
行走间,詹晓阳能感觉到,前面的两个女孩不时会回头看他。刘小惠的目光是直接而充满依恋的,带着少女的娇憨;而詹清容的眼神则更为复杂,那目光中带着审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甚至还有一点点难以言喻的落寞。
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目光,詹晓阳只能报以温和而略显客气的微笑,并不多言。
他心中明了詹清容那复杂眼神的由来,前世残留的记忆碎片让他比此时的自己更懂得那份微妙的情愫,但也正因为懂得,此刻更需保持恰当的距离。
玉雪师姐家就在小学后面不远的一栋自建房里。师姐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见到他们,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
玉雪师姐家境不错,家里是做陶瓷生意的,在当地算是“窑头家”,底子殷实。
她接过詹晓阳手中的水果,客气地埋怨道:“晓阳,你们来就来嘛,还这么破费买水果干嘛!太见外了!”接着又特别提到:“对了,还要谢谢你之前在潮城送我的那份礼物,我很喜欢!”
进屋落座,玉雪师姐麻利地泡上功夫茶。茶香袅袅中,师姐关切地询问起詹晓阳和刘小惠放假后在潮城的情况。
詹晓阳简单回答:“都还好,在那边帮点小忙,一直到年二十八才坐同学姑父的车回来。”
玉雪师姐显然听出些端倪,好奇地追问:“哦?帮什么忙啊?听说你们在潮城搞得挺热闹?”
在师姐和詹清容好奇的目光下,詹晓阳不好再过于谦虚,便大致分享了他们在潮城百货大楼策划“百分之百中奖”促销鸡蛋的活动。
他描述得绘声绘色,从如何发现商机、设计抽奖环节,到现场火爆的场面,虽然刻意淡化了其中的艰辛和自己的主导作用,但那份超越年龄的胆识和商业头脑已然显露无疑。
在他讲述的过程中,詹清容的目光始终落在他身上,眼神复杂地变幻着。
起初是惊讶,继而流露出欣赏,但欣赏之中,又掺杂着一丝难以名状的失落和酸楚。
她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眼神自信坚定的男孩,再也不是记忆中刚入校时的,那个有些内向、青涩的小老乡了。
他的世界似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有了她无法触及的精彩和成就。而站在他身边、与他共同经历这些的,是那个穿着红衣服、眼神明亮的刘小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