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晓阳摆摆手,语气轻松:“陈姨,您别这么说。我还是个学生弟,主要是学习和实践,利润多少没那么讲究。大家都能赚到钱,生意做得长久,才是最重要的。”
陈姨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接着,他们又走到许老板的摊位上。许老板依旧是那副大嗓门,热情地跟他们拜年,接过詹晓阳递上的萝卜糕,乐呵呵地说:“老家带来的?肯定比市场卖的好吃!谢谢你们啊,小老弟,小惠!”
从市场出来,已是下午四点了。午饭没吃的两人,此刻闻到路边粿条汤摊传来的香气,更是觉得饥肠辘辘。
在老家过年,餐餐大鱼大肉,此刻一碗清淡鲜美的粿条汤,配上几片嫩滑的猪肉或几颗手打肉丸,吃起来格外舒坦落胃。两人坐在路边的小凳上,满足地吃完,感觉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随后,他们叫了一辆三轮车,直奔陈桥市场的小姨店。小姨见到他们,同样十分高兴,寒暄过后,也是拉着刘小惠的手,端详着说:“小惠真是女大十八变,过个年回来,越发水灵了!”詹晓阳心里默数,这已经是今天第二个这么夸小惠的人了。
詹晓阳询问了店里这两天的营业情况,小姨说:“正月里嘛,走亲访友的多,买肉的人不断,生意还挺好的。” 她也提到了新的价格体系,语气带着关切:“晓阳,黄爸爸都跟我们说了,这新的价格,我们摊主和黄爸爸的利润都增加了,倒是把你的利润压缩了。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詹晓阳依旧用那套说辞,诚恳地答道:“小姨,您别担心。我还是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积累经验就很好了,利润方面真的没那么讲究。”
接着,他把带来的两份萝卜糕交给小姨,其中一份嘱咐她转交给林珊珊家。
然后,詹晓阳和小姨商量起了正事:“小姨,过了元宵节,我想在您店门口支个小摊,搞土鸡蛋的促销活动,主要是想借这个机会,给您店里引点客流过来。”他详细解释了“买三送一”和“百分之百中奖”的模式,并提出每卖出一份鸡蛋礼盒(实收11.94元),给小姨店里每售出一份提成1元钱。
小姨听了,或许是对鸡蛋促销的威力还没有直观概念,觉得一块钱的提成吸引力不大,便爽快地说:“晓阳,你直接用门口的地方就行,提成就不用给了,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詹晓阳知道小姨是客气,也可能还没完全理解这个活动的引流效果,但他没有强求,心想等活动做起来看到效果再说也不迟。他便和小姨约定,就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早上开始,连续搞七天的促销活动。
商量妥当,詹晓阳让刘小惠用小姨店里的电话给林珊珊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们已经回城了,约好这两天见面聊聊。
接着,詹晓阳也给姑父打了电话,告知已回到潮城,稍后大概一小时后去养殖场拜访他。
从陈桥市场出来,他们继续乘坐三轮车,先后去了新桥的建国叔和开源的梅姐那里,分别送上了老家的萝卜糕,拜了晚年。随后,他们在街上买了一大袋新鲜水果,然后再次坐上三轮车,向着市郊的姑父养殖场驶去。
姑父早已在养殖场门口等候,见到他们从三轮车上下来,迎上前责怪道:“你们这两个孩子,来就来嘛,还买这么多水果干嘛,太见外了!”
走进屋里,姑姑正在茶几前冲功夫茶,看到他们进来,立刻放下茶壶,笑容满面地起身,径直走到刘小惠面前,拉着她的手,围着她转了一圈,仔细端详,然后才笑着对詹晓阳说:“晓阳,你看看,我们小惠过个年回来,真是大变样了!现在可是真正的大姑娘了,又标致又大方!”
詹晓阳笑着点头,心里暗道:得,第三个了。看来他的惠儿,真的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养殖场的院墙上,远处传来隐约的鸡鸣声。茶香袅袅中,众人围坐。
詹晓阳和姑父沟通了接下来的安排:“姑父,百货大楼那个促销点,到元宵节后就撤掉吧。可以打算换个新地方继续搞,另外,为了帮几个鹅肉摊点吸引客流,也准备在他们门口轮流搞鸡蛋促销。供货价格还是按去年的2元一盒,您看行吗?”
姑父爽快地答应:“没问题!晓阳,你放心大胆去干!姑父全力支持你!要是你觉得利润薄,我这边供货价还可以再商量降一点。”
詹晓阳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姑父!2块钱一盒已经很公道了,您这边也要有利润才行。就这么定了!”
稍坐片刻,喝了几杯茶,詹晓阳便起身告辞,推说还要去拜访其他人。姑姑姑父将他们送到门口,再三叮嘱常来玩。
从养殖场出来,天色已近黄昏。两人没有立刻叫车,而是默契地手牵着手,沿着乡间小路,慢慢走向不远处的湘子桥。这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潮江之上,是潮城的一处标志性景观。
夕阳将天空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霞光万道,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美得令人心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