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正午日头盛、街上行人最为稀少的短暂间隙,詹晓阳和姑父抓紧时间进行了一次快速盘点。
他们钻进略显闷热的小仓库,清点着货架和地上的鞋盒。
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让人感到紧迫:作为开业引流利器的两款爆款运动鞋,库存已经消耗过半;几款走量的中档鞋,尺码也开始不全开始断码了;反倒是价格较高的高档鞋,动销较慢,库存充足。
“必须立刻补货!”詹晓阳当机立断,“姑父,您马上给刘厂长打电话,把我们需要补货的款式和数量报过去,要求他们今天下午务必办好托运,争取明天一早能到潮城客运站!不然明天周末,客流可能更大,我们撑不住。”
姑父点点头,稍微思考了一下,立刻拿出电话本,就在店里给福建的刘厂长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姑父清晰地报出了急需补货的鞋款和预估数量。通话结束后,姑父对詹晓阳说:“刘厂长答应了,马上安排车间备货,下午就发车,明天一早准到。”
詹晓阳接过电话,语气诚恳地对刘厂长补充道:“刘厂长,非常感谢!今天店里实在太忙,银行周六下午也不上班,货款周一上午再给您转过去,您看行吗?”
电话那头的刘厂长哈哈一笑,爽快地说:“晓阳阿弟,咱们合作这么久了,信得过你!没问题,周一转就行!祝你们开业大卖!”
挂了电话,詹晓阳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供应链的顺畅是生命线,刘厂长的支持和信任至关重要。
接着,詹晓阳掏出一些钱,请邱风良帮忙跑去附近的小卖部,买一整箱的果汁和可乐回来。“大家喊了一天,又累又渴,光喝水不行,补充点糖分能快速恢复点体力。”他解释道。这个细心的举动,让周围听到的同学都感到一阵暖意。
下午两点到三点,是一天中客流最少的时段,灼热的阳光让大多数人选择待在家里或室内。
詹晓阳抓住这宝贵的喘息机会,进行第二轮休整安排。他让忙碌了一上午加一中午的姑姑、姑父、以及作为销售主力片刻不得闲的大姐,轮流到后面小仓库或者店里安静的角落,抓紧时间眯一会儿,哪怕只是闭目养神二十分钟也好。
店里则由詹晓阳自己,带着汪胖子、黄朝彬、邱风良等几个男生值守。
下午三点多,在仓库里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的女孩子们陆续走了出来。虽然脸上仍带着倦容,眼神也有些惺忪,但比起中午时那种近乎虚脱的状态,显然好了很多。
詹晓阳便让值守的男生们进去休息,自己和邱风良则留在外面。
两人没有闲着,开始动手收拾门口堆积如山的空鞋盒和包装袋。这些是上午火爆销售的“战利品”,但也影响了店容店貌。他们一边收拾,一边看着对方满头大汗、略显狼狈的样子,不禁相视一笑。
邱风良用袖子擦了把汗,感慨道:“晓阳,说真的,虽然今天站得脚板发麻,说得嘴角起泡,感觉比在老家山里砍半天柴、耕半天地还累!浑身不得劲!”
詹晓阳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把一摞捆好的纸箱靠墙放好,直起腰捶了捶后背:“是啊,山里干活是体力累,歇一晚上就能缓过来。这是脑力体力一起熬,心更累。不过……”他望着店里经过休整重新焕发活力的伙伴们,以及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语气坚定,“看到这么多人认可我们的东西,看到咱们的努力有了回报,这种累,心里头是踏实的,是热的!”
邱风良用力点头:“对!是这么个理儿!”
下午四点多,太阳开始西斜,温度有所下降,又一波客流小高峰如期而至。这次主要是放学、下班后出来逛街购物的年轻人和家庭顾客。
经过中午和下午的轮番休整,团队的士气和工作效率明显回升。大家再次投入“战斗”时,显得更加从容、有经验,配合也更加默契。
这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强度虽然不及上午,但也相当可观,有效地消化了一部分库存。
傍晚时分,詹晓阳再次按照中午的模式,安排大家轮流吃饭和短暂休息。他特别强调:“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多吃点东西。晚上七点到九点半,还有最后一波,也是可能最累的一波‘夜游’客流!那基本都是晚饭后出来散步、逛街的,以年轻人和家庭为主,沟通会顺畅些,但持续时间长,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力!”大家已经对詹晓阳的调度心悦诚服,严格按照部署进行轮换。
华灯初上,夜幕缓缓降临,南郊路商业街的霓虹灯次第亮起,迎来了它一天中最繁华、最富有活力的时刻。
果然,晚上七点一过,客流如同潮水般涌来。与白天不同的是,夜晚的顾客更加悠闲,多是成双成对的情侣、三五成群的朋友、或是带着孩子的家庭。他们被“双兴”店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景象所吸引,纷纷进店浏览。
店内再次人声鼎沸,但秩序井然。店员们经过一天的磨合,效率极高:大姐、霞姐经验老到地介绍产品;刘小惠、林珊珊等人熟练地开票、引导;姑姑稳坐收银台,眼神锐利;汪胖子和邱风良负责的抽奖台不时爆发出中奖的欢呼,活跃着气氛;詹晓阳和姑父依旧作为机动部队,随时补位和协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