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晓阳站在门口,满面春风地准备迎接每一位到来的合作伙伴。
最先到的是汪胖子,他带着三个身材结实、穿着运动服的男生风风火火地走来。
“阳哥!这是我体校的铁哥们,张猛、李强、王斌,都是我们推广队的骨干!”汪胖子声音洪亮地介绍道。
詹晓阳热情地与他们一一握手:“欢迎欢迎!早就听胖子提起你们,体校的订单多亏你们帮忙!快请进,二楼‘迎春’包房,小惠在里面招呼。”
“阳哥好!”三个体育生略显腼腆但眼神充满敬佩地打招呼,跟着汪胖子上楼了。
不一会儿,邱风良和张世明领着一支六人队伍到了。这群年轻人看起来风尘仆仆,但精神头十足。
“风良,世明!辛苦各位兄弟赶过来!”詹晓阳迎上前。
“阳哥,我给你介绍,”邱风良拉着詹晓阳,指向同伴,“这位是省技校分校的詹浩,这位是陶瓷学校的邱问杰,我同村的,这位是师范学校的刘文明,还有这位——”他特意拍了拍一位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的小伙子的肩膀,“刘大山,特意从几十公里外的农校赶过来的,都是咱们饶北的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詹晓阳用家乡话说道,立刻拉近了距离。他用力握着刘大山的手:“大山兄弟,这么远赶过来,太感谢了!”
“晓阳,听风良说你这儿有路子,俺就来了!农校地方偏,同学们也想买好鞋哩!”刘大山憨厚地笑着,带着浓重的乡音。
“太好了!就需要你这样的兄弟去开拓!楼上请,都是自己人!”詹晓阳心中暗喜,农校虽然偏远,但学生数量也不少,这又是一个新市场。
最后抵达的是潮江师范学院的队伍。堂哥詹晓誉和刘文勇师兄带着三个学生干部模样的同学走了进来。
“誉哥!文勇师兄!各位师兄师姐,欢迎欢迎!”詹晓阳赶紧上前。
“晓阳,阵势不小啊!”堂哥笑着环顾一下酒店环境,“这几位是我们学院学生会宣传部的干事,还有篮球社的社长,听说你这有好项目,都想来学习学习。”
“师兄师姐们能来,是我的荣幸!快请上楼,人都到齐了。”
当詹晓阳最后一个走进包房时,里面已经坐满了近二十人,交谈声、笑声不绝于耳,气氛热烈。刘小惠和汪胖子正忙着给大家倒茶。看着这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詹晓阳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成就感。
这些就是他构建商业网络的“种子”和骨干!
见人已到齐,詹晓阳走到包房前端临时架起的小黑板前,轻轻敲了敲桌子。
“各位兄弟,各位同学,大家静一静!”
喧闹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詹晓阳身上。
刘小惠默契地站到门边,防止服务员打扰。
詹晓阳目光扫过全场,脸上带着沉稳而自信的笑容,开始了他的开场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在周五晚上抽出宝贵时间,来这里聚一聚!在座的,有跟我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有卫校、师院的同学,更有从省技校、陶瓷学校、甚至几十公里外农校远道而来的新朋友!但不管我们来自哪里,今天坐在这里,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是想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年轻人!”
开场白简洁有力,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今晚把大家召集过来,目的很简单,”詹晓阳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两个大字——“挣钱”!
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两个直接甚至有些朴素的字,却像有魔力一样,让在场每个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对,就是挣钱!”詹晓阳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咱们在座的大多数,都是从山里、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家境谈不上富裕。父母辛辛苦苦供我们读书,能给的生活费每个月就那么点,紧紧巴巴。我们长大了,是不是应该想着为家里分担一点?是不是应该想着靠自己的双手,去赚取一份体面的收入,不仅减轻父母的负担,更能锻炼我们闯社会的能力?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这番话戳中了许多人的心坎,大家纷纷点头,尤其是来自农校的刘大山和几位中专生,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认同。
看到大家的反应,詹晓阳知道切入点找对了。他继续引导:“那怎么挣钱呢?”他再次转身,在“挣钱”下面划了一个箭头,写上——“卖波鞋!”
“这条路子,最近大家都尝试过,也或多或少尝到了一点甜头,对吧?”他微笑着看向几位核心成员。
“没错!”汪胖子率先响应,嗓门洪亮,“阳哥,这鞋性价比高,同学们确实喜欢!”
邱风良也补充道:“是啊,我们农机校那边,反馈挺好的。”
詹晓阳点点头,开始用具体案例激发大家的热情:“那我给大家报报账。咱们的汪楷同学,”他指向汪胖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推广波鞋,挣了多少?小两万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