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就看到一位五十多岁、提着菜篮子的大叔,在店门口停下脚步,仔细看着那张红纸告示,然后又探头往店里看了看。
大姐立刻热情地迎上去:“阿叔,您好!是来兑换波鞋的吗?”
大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但保存完好的小卡片和一张购买狮头鹅的凭证:“是啊,姑娘,是在这里换鞋吧?我女婿给的兑换券。”
“对对对!就是这里!阿叔您快请进!”大姐侧身将大叔让进店里,霞姐也赶紧过来招呼,“阿叔,您先坐,看看喜欢哪种款式,我给您拿合适的尺码试试。”
大叔在霞姐的引导下,试穿了一双黑色网面运动鞋,在镜子前照了照,满意地点点头:“嗯,这鞋穿着挺软和,样子也不错!比我之前在地摊上买的好多了!”
“阿叔您满意就好!”大姐笑着帮忙把鞋包好。
这时,大叔的目光又被货架上另一双棕色的休闲鞋吸引:“诶,姑娘,那双鞋看着也挺稳重,多少钱一双?”
詹晓阳在一旁看着这顺利的第一单兑换和潜在的二次销售,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的引流策略,开始见效了。
果然,随着时间推移,前来兑换波鞋的顾客络绎不绝。
整个上午,店里异常忙碌。除了正常的零售顾客,前来兑换赠品鞋的客人就来了三十多位。
他们中有像第一位大叔那样的长辈,也有替父母来换鞋的年轻人。
大家耐心接待,引导试穿,期间果然有不少人在兑换之余,顺便看了看店里的其他商品,又买走了几双正价鞋。
店内人气十足,热闹的很。。
詹晓阳和刘小惠也投入到忙碌中,帮忙拿鞋、介绍、收银。
詹晓阳仔细观察着大姐的处理方式,发现她虽然忙碌,但有条不紊,对顾客的询问应对得体,对于兑换流程也掌握得很熟练,心里暗暗点头。
到了中午十二点多,客流高峰暂时过去。大家都累得够呛,尤其是站了一上午,不停地说话、走动。
詹晓阳看大家面露疲色,尤其是大姐和霞姐,眼圈都有些发黑,便开口道:“大姐,霞姐,上午辛苦了。现在人少了,你们俩先下班休息吧,回家吃个午饭,好好睡个午觉。晚上吃完饭再过来换我们就行。”
大姐连忙摆手:“没事,晓阳,我们不累,还能坚持。”
“姐,听我的,”詹晓阳语气温和但不容拒绝,“开店是长久的事,不能一下子把身体累垮了。劳逸结合才行。店里现在有小军和我们看着,没问题。你们快回去休息。”
霞姐也看向大姐,眼神里带着期盼。这几天确实太累了。
大姐看了看詹晓阳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妹妹疲惫的脸,终于点点头:“那……那行吧,听你的。我们晚上早点过来。”
“这才对嘛。”詹晓阳笑了。
刘小惠这时悄悄拉了大姐一下,使了个眼色。姐妹俩会意,跟着刘小惠走到店门外人少的地方。
刘小惠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两个早已准备好的信封,塞到大姐和霞姐手里,低声说:“大姐,霞姐,这是晓阳的一点心意,他说你们这几天太辛苦了,让你们拿去买几身新衣服穿,别舍不得。”
大姐捏着厚厚的信封,愣了一下,随即眼圈就有点红了,连忙推辞:“这……这怎么行!小弟已经给我们开了那么高的工资了,这钱我们不能要!”
霞姐也拿着信封,不知所措。
刘小惠坚持把信封按在她们手里,指了指店里正在和小军说话的詹晓阳,说:“大姐,霞姐,你们就收下吧!这是晓阳特意交代的。他说咱们是一家人,你们辛苦了他都看在眼里。你们要是不收,他该不高兴了。快拿着,回去好好休息!”
大姐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信封,又看了看店里詹晓阳的背影,声音有些哽咽,对刘小惠说:“小惠,那你……替我们谢谢小弟。我们……我们晚上一定早点来。”
“嗯,快回去吧!”刘小惠笑着点点头。
看着大姐和霞姐相互搀扶着、渐渐远去的背影,刘小惠心里暖暖的,为詹晓阳的细心和体贴感到骄傲。
大姐她们走后,詹晓阳对汪小军说:“小军,你看会儿店,我和你小惠姐先去吃饭,吃完给你带回来。”
“好的,晓阳哥,你们快去吃饭吧!”汪小军懂事地答应。
詹晓阳和刘小惠在附近快餐店快速解决了午饭,又给汪小军打包了一份带回店里。
下午的客流相对平稳,但断断续续一直有人,主要是些周末逛街的年轻人和少量兑换鞋子的顾客。
汪小军傍晚按时下班回家了。过了一会儿,姑姑也来到店里帮忙。三人一起照看着店面,虽然不似上午那般火爆,但也颇为充实。
傍晚,大姐和霞姐果然提前来到了店里,精神看起来比中午好了很多。
交接班时,姑姑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对詹晓阳和刘小惠说:“晓阳,小惠,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我盘算了一下这几天的回款,照这个势头下去,最多再有一个星期,你和姑父投进来的本钱,就能全部收回来了!比预想的快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