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期末考试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潮城卫校95级口腔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感。
课本、笔记、复习资料堆满了课桌,空气里仿佛都飘浮着油墨和汗水混合的气息。
有了上学期的经验,詹晓阳面对期末考,显得从容了许多,但并未松懈。他深知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人体解剖学》和《药理学》这两座大山,需要的是扎实的记忆和理解,临时抱佛脚效果甚微。
他依然保持着高效的复习节奏: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当大多数同学还在与睡梦挣扎时,他已经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带着书本和笔记,前往一个固定的清净之地——青龙古庙附近的小公园,进行晨读。
那里古木参天,清晨格外幽静,只有鸟鸣和风声相伴,是记忆的绝佳场所。
自修课上,他也不再是简单地看书,而是采用默写的方式。
他将重点、难点、特别是那些复杂的人体结构名称、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在草稿纸上反复默写,直到烂熟于心。
默写完后,他会仔细核对,将错误和生疏的地方用红笔标出,重点攻克。而他整理出的这些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默写笔记,自然也成了刘小惠最珍贵的复习宝典。
刘小惠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面对海量的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詹晓阳的笔记,就像给她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藏宝图”,让她能有的放矢的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看着她捧着笔记认真背诵的侧脸,詹晓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紧张的复习,打乱了日常的节奏。
就连雷打不动的、每周去南春桥市场从黄爸爸那里收取狮头鹅分成款的事情,上个周六也因为两人都在埋头复习而耽搁了。
今天又是约定时间日子,他起了大早,詹晓阳特意比平时起得更早,先去了一趟南春桥市场。
“黄叔,早!不好意思,上周六复习忙,没过来。”詹晓阳略带歉意地说。
“没事没事!学习要紧!”黄爸爸爽朗地笑着,然后从怀里掏出那个熟悉的、用旧报纸包得厚实的信封,“晓阳,这是上周和这周的,你点点数。”
“谢谢黄叔,辛苦您了!”詹晓阳接过沉甸甸的信封,捏了捏厚度,心里有数,笑着塞进书包,“您忙,我先去晨读了,考试周了,得抓紧。”
“快去吧!加油啊晓阳!考个好成绩!”黄爸爸在他身后鼓励道。
詹晓阳背着书包,没有回小屋,而是径直走向青龙古庙。
清晨的古庙周边,空气清新,古榕树下已有三三两两的老人在晨练。
他找了个僻静的石凳坐下,拿出《药理学》课本和笔记,深吸一口气,便开始默读起来。。
朗朗的读书声和着清晨的微风与鸟鸣,构成了一幅奋进的画卷。
时间在紧张的复习中飞逝,转眼就到了6月28日,期末考试正式拉开帷幕。
考场如战场。气氛肃穆,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因紧张而变得粗重的呼吸声。
第一场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体解剖学》。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题目覆盖面广,有些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出得相当灵活,需要真正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詹晓阳深吸一口气,沉下心来。得益于平时扎实的积累和考前的系统复习,他答题还算顺利。
遇到几个比较偏的关节结构和神经走向题目,他仔细回想晨读时记忆的图谱和老师强调过的要点,也能答个八九不离十。
刘小惠坐在他不远处,眉头微蹙,显然也遇到了难题,但看她答题的笔速并不慢,詹晓阳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下午的《药理学》更是考验。各种药物名称、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不良反应、配伍禁忌……需要极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詹晓阳答题时,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前世遗忘的知识和今生新学内容之间的碰撞与整合。
有几道关于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案例分析题,他结合了前世的临床见闻,答得颇有见地,但也有一些纯
粹记忆性的药物分类题,他感觉把握不大,尤其是几个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容易混淆。
他心里清楚,想在这门课上拿“优”,恐怕还是有难度。
接下来的两天,《生理学》、《病理学》、《英语》、《政治》……一门接一门,如同接连不断的浪潮,冲刷着每一个学生的神经。教室里,考完一门,便有短暂的喧哗和对答案的声音,接着又迅速陷入下一门考试前的死寂。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焦虑和拼搏后的虚脱。
詹晓阳整体心态比较平稳。他尽力而为,考完一门丢一门,不去多想,也不参与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对答案活动。
刘小惠则显得压力更大一些,考完《药理学》出来,眼睛都红了,显然考得不理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