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潮城,暑热达到了顶峰,空气中翻滚着肉眼可见的热浪,蝉鸣声嘶力竭,仿佛在做着夏天最后的狂欢。
“三兴公司”上下为“皮克”新店开业所做的最后冲刺。
8月21日,星期一,距离开业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
清晨,詹晓阳和刘小惠早早来到了位于新洋路与新桥路交叉口的“皮克”新形象店。
经过工人们近二十天昼夜不停的奋战,门店的硬装工程已基本结束。脚手架已经拆除,包裹着保护膜的崭新玻璃幕墙在朝阳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姑父汪老板正带着两个工人在做最后的清洁收尾工作,满身灰尘,但精神抖擞。
“姑父,辛苦啦!进度怎么样?”詹晓阳走进店内,一股新鲜的油漆和板材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两百平方米的空间豁然开朗,按照“皮克”总部提供的空间识别标准,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崭新的乳白色微孔铝扣板吊顶、明亮的嵌入式筒灯和轨道射灯、浅灰色的防滑地砖、定制的原木色货架和收银台、醒目的品牌形象墙……一切都透着现代、专业、明亮的运动气息,与之前“双兴”店那种朴实无华的风格截然不同,完全达到了詹晓阳心目中“品牌形象店”的标准。
“差不多了!今天就等装灯和最后一遍保洁了!保证下午全部搞定!”姑父抹了把汗,语气中带着完成重大任务后的轻松和自豪。
“太好了!”詹晓阳环顾四周,心中激荡。这就是他设想中的门店,是“三兴”迈向正规化品牌运营的第一步实体见证。
随后詹晓阳和刘小惠来到了金叶大厦三楼公司的办公室。
“晓阳!刚通过电话,督导姓陈,坐的夜班车,大概九点半到潮城客运总站。我让公司租的那辆面包车去接了,直接送到这边来。”小姨一见到詹晓阳语速很快的说,显得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总部的督导,代表着品牌方的权威和专业标准,她的压力不小。
“好!小姨,别紧张。我们准备得很充分,督导来是帮我们把关,是好事。”詹晓阳安慰道,自己心里却也难免有些忐忑。
他不知道这位陈督导是严厉刻板还是随和易懂,接下来的合作是否顺利。
上午十点左右,一辆半旧的面包车停在了金叶大厦楼下。车门拉开,一位三十出头、穿着得体的Polo衫、卡其色休闲裤、戴着金丝边眼镜、拎着公文包和行李箱的男士走了下来。
他身材适中,面容清秀,眼神锐利而专注,整个人透着一股干练、专业的气息。
“您就是陈督导吧?一路辛苦!欢迎欢迎!”小姨和詹晓阳连忙迎上去。
“林总,你们好!我是皮克公司市场部的陈明,负责粤东区域的新店帮扶。叫我陈明或者陈督导都可以。”陈督导微笑着与两人握手,笑容温和,但言语简洁,直奔主题,“门店那边情况怎么样?我们先去看看现场吧?”
“好!陈督导真是雷厉风行!门店刚完工,正需要您这位专家去指导!”小姨心中稍定,看来这位督导是个务实派。
一行人顾不上寒暄,直接乘车赶往新桥路新店。
到达门店时,最后的灯具安装和保洁工作刚好完成。工人们撤场,一个崭新、明亮、充满现代感的运动品牌专卖店,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陈督导一进门,没有多余的话,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目光如炬,迅速扫视整个空间:从天花板的灯光明亮度和均匀度,到墙壁的平整度和色彩;从地砖的铺贴缝隙,到货架的安装水平和牢固度;从形象墙Logo的尺寸和位置,到收银台的高度和功能性……他甚至还用手摸了摸货架的边角,检查是否有毛刺。
“嗯,整体不错!硬装标准基本符合总部要求。灯光效果很好,空间感也出来了。”陈督导一边看,一边用专业的术语点评着,偶尔拿出相机拍照记录,“不过,这里,收银台背后的线路孔需要加个盖板,美观也安全。那边角落的消防栓前面,货架要往后挪半米,确保通道畅通。还有,试衣间的门锁需要调整一下,有点卡顿。”
他的点评一针见血,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细微的不足,专业且令人信服。
姑父和小姨在旁边连连点头,赶紧拿本子记下。詹晓阳心中暗赞,总部派来的人,果然专业!
检查完硬件,陈督导立刻部署下一项紧迫任务——“战场”布置。
“林总,汪总,开业广告的媒体档期都定好了吧?”陈督导问。
“定好了!电视台、电台、报纸,都是从8月24号开始,连续一周!”小姨赶紧回答。
“好!时间非常紧张!”陈督导看了一眼手表,“我们必须抢在媒体拍摄前,完成门店的软装布置和首批主力货品上架!要让广告片里的门店,是一个货品丰满、充满吸引力的、即将开业的状态,而不是一个空壳子!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消费者的期待和到店欲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