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林总!A区篮球鞋货架被挤满了!补货!急需补货!”
“收到!仓库立刻送50双41-44码篮球鞋到A区!”
“林总!收银台排队超过二十米了!速度要加快!”
“所有备用的收银员全部上线!雅雯,你去帮忙装袋!珊珊,盯紧赠品发放,一件不能错!”
“小姨!试衣间爆满!好多人拿着衣服等着!”
“引导顾客,先开票,后试穿,减少等待!流动导购,加快流转!”
小姨的声音已经沙哑,但指令依旧清晰。她像一枚高速旋转的陀螺,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随时扑向最需要的地方。
一位大妈拿着两套运动服挤到收银台,嚷嚷着赠品一定要挑颜色,小姨立刻上前,耐心解释赠品随机发放,并快速帮她结算,安抚了情绪。
她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但眼神明亮,充满了临危不乱的统帅气度。
南郊路店内,詹晓阳在人群中灵活穿梭。他首先冲到最拥挤的篮球鞋区。
只见大姐扯着嗓子,脸涨得通红,一边帮顾客拿鞋试穿,一边大喊:“别急!别急!都有!尺码不全的登记一下,下午就到新货!”
詹晓阳立刻协助疏导,将一部分对款式要求不高的顾客引导到跑步鞋和训练鞋区,缓解压力。
接着,他注意到赠品堆放区因为领取人多,开始有些混乱,刘小惠和财务王丽忙得不可开交。
他立刻上前,帮忙分类整理赠品,加快发放速度,并提醒她们核对小票,防止错漏。
刘小惠看到他,匆忙间递过一个感激的眼神,又立刻埋头核对单据。
然后,他又发现试衣间门口堆积了大量衣物,影响通行,马上协调两个男同学帮忙整理,引导顾客。
他就像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确保整个销售链条不至于在某个环节崩溃。
对讲机里传来陈督导同样沙哑但中气十足的声音:“老店面积稍小,更挤!黄朝彬!王大华!给我把门口守住!一次放一二十个人进来!里面的人买完再放!不然要出事!”
“收到!”黄朝彬浑厚的嗓音回应。
南郊路店虽然规模小,但位于老城区,居民密集,顾客多是街坊邻居,购买目的性强,场面更加“接地气”,也更加混乱。
讨价还价声、熟人打招呼声、小孩哭闹声不绝于耳。
陈督导凭借多年经验,嗓门洪亮,亲自在收银台坐镇,一边快速收钱找零,一边大声维持秩序:“阿婆!鞋子不能拆开试!开票再去那边!阿叔!赠品凭小票领,排队!大家互相体谅一下!快买快走!” 王大华则成了“大力士”,不断从狭窄的仓库里扛出一箱箱新货,汗水湿透了全身。
黄朝彬在门口,像一尊门神,用身体挡住试图涌入的人潮,耐心解释,确保店内不至于过度拥挤。
时间在极度忙碌中飞速流逝。
转眼到了上午十一点,开业已过去两小时,但店内的人流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反而因为口碑传播和路过人群的加入,持续火爆!
库存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对讲机里不断传来“XX款篮球鞋44码断货!”“XXL运动服只剩展示款!”的告急声。小姨和姑父不得不紧急协调,将部分畅销款的库存从人相对少一点的店调往更火爆的店。
员工们个个汗流浃背,声音嘶哑,腿像灌了铅,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成就感。
这种疯狂的销售场面,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
而南郊路店詹晓阳靠在暂时无人的角落,喘着粗气,看着眼前这片如同节日集市般喧嚣、繁忙、充满生机的景象,听着钞票放入收银箱的“沙沙”声,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和自豪。
他知道,他们成功了!“三架马车”的广告策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皮克”品牌一炮而红,已经在这座城市牢牢站稳了脚跟!
然而,他也清楚,这仅仅是第一天上午的战斗。
下午和晚上,以及接下来的几天,考验还将继续。
但此刻,他只想和所有并肩作战的伙伴们一起,享受这汗水浇灌出的、火爆全城的胜利滋味!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