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最大的一家“肥姨大排档”临江的长条桌旁,围坐着十几张年轻而略带疲惫,却洋溢着兴奋与成就感的笑脸。
詹晓阳、刘小惠、汪胖子、黄朝彬、王大华、林珊珊、林雅雯,以及从南郊路店赶来的大姐,所有参与了“皮克”开业盛战的“功臣们”几乎都到齐了。
桌上摆满了潮州特色的打卤、卤味、海鲜小炒和冰镇的啤酒、饮料。
这顿晚餐,是姑父和小姨特意安排的“庆功宴”。
“来!第一杯!”小姨率先举杯站了起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感激,“这两天,辛苦大家了!特别是我们这些同学仔,放下暑假休息,提前返校来帮公司,出了大力,流了大汗!我代表公司,谢谢大家!大家都系好样的!”她的声音有些沙哑,是这两三天不停喊话的结果,但充满了真情实感。
“小姨辛苦!”“林总辛苦!”大家纷纷起身,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冰凉的啤酒或甜润的饮料下肚,洗去了不少疲惫。
接着,小姨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个个早就准备好的、鼓鼓囊囊的红色信封。
“一点心意,酬劳加奖金,谢谢大家!”小姨笑着,亲自将红包一个个发到每个人手中。
“哇!谢谢小姨!”
“谢谢林总!”
同学们接过厚厚的红包,捏着那实实在在的厚度,脸上都乐开了花。
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对自己这两三天的辛苦付出最直接、最有力的肯定和奖励。
汪胖子当场就“没出息”地悄悄捏了捏厚度,眼睛瞪得溜圆,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黄朝彬,低声道:“靠!阳哥,小姨真大方!”
黄朝彬也憨厚地笑着,小心翼翼地把红包收进贴身的衣袋里。
气氛顿时更加热烈起来。美食当前,奖金在手,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大家开始兴奋地回忆和分享起这两天火爆销售中的种种趣事和惊险场面。
“你们是没看到!第二天早上,新桥店门口那个人啊!我的妈呀!我感觉隔离带都要被冲垮了!”汪胖子嘴里塞着蚝烙,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可不是嘛!南郊路店更夸张!有个阿婆为了抢最后一双37码的鞋,差点跟另一个阿姨打起来!还好晓阳哥过去搞定了!”王大华心有余悸又觉得好笑。
“最累是收银!我的手到现在还酸!点钱点到手抽筋原来是真的!”林珊珊甩着手腕,嗔怪的语气里带着骄傲。
“陈督导太牛了!他一来,随便调整一下,收银速度快了好多!真是大开眼界!”林雅雯对陈明佩服得五体投地。
“晓阳才厉害呢!在南郊路店,跟那些阿姨阿婆打交道,游刃有余,像个老街道干部!”大姐看着小弟,眼里满是骄傲。
刘小惠安静地坐在詹晓阳身边,小口喝着饮料,听着大家的议论,脸上一直带着浅浅的、满足的笑容。
她不时给詹晓阳夹点菜,眼神交汇时,流露出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温情。
詹晓阳听着大家的欢声笑语,看着这一张张经过两天“战火”洗礼后愈发成熟坚定的年轻面孔,心中感慨万千。他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来,我们再一起敬小姨、姑父(姑父在另一桌陪男店员),敬大姐、霞姐,也敬我们自己!这两天我们不仅创造了惊人的销售业绩,打响了我们‘三兴公司’和‘皮克’品牌在潮城的第一炮!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群人,一起扛过事,一起拼过命!这种经历,这种情谊,比赚多少钱都珍贵!为我们共同奋斗的这两天,为我们所有人的成长,干杯!”
“干杯!!!”所有人的激情都被点燃,再次举杯,气氛达到了高潮。
这一刻,他们不仅仅是同学、朋友,更是并肩作战、共同分享成功喜悦的战友。
这顿庆功宴吃到了晚上九点多才散场。同学们互相道别,约定明天学校见。
小姨和姑父还要回公司处理后续事宜,以及准备明天的活动。
詹晓阳和刘小惠则携手回到了他们南春桥头的那个小家。
推开小屋的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回到这个温馨私密的小空间,两人都感到一种彻底的放松和疲惫袭来。
刘小惠踢掉鞋子,把自己扔进沙发里,发出一声长长的、满足的叹息:“啊……终于回来了……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
詹晓阳也瘫坐在她旁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笑道:“是啊,像是打了一场大仗。”
歇了一会儿,刘小惠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兴奋地坐起来,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厚厚的红包,递给詹晓阳,眼睛亮晶晶的:“老伙,你看!小姨给的!好多啊!”
詹晓阳接过来捏了捏,厚度确实远超一般的人工,他笑了笑,又塞回刘小惠手里:“这是你这几天应得的,也是小姨的心意,你自己收好,当私房钱。”
“可是……我也没做什么呀,就是帮忙发发赠品,核对一下单据……这红包也太大了吧,足足有三千块呢!”刘小惠有些不好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