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发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死死盯着管家:“铁甲?他一个南边来的商人,哪来那么多铁甲?你给我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管家将打探来的消息全盘托出:“逃回来的散兵说的……说陈阳那伙人不知从哪弄来了几十副全身铁甲,刀枪不入!”
“一阵风的人冲上去,刀砍在上面连个白印都留不下,反倒被人家一刀一个,跟砍瓜切菜一样!”
“还有……还有那个陈阳,手持一把怪弩,百步之外,箭无虚发!一阵风就是被他一箭射穿了脖子,当场毙命!”
黄云发只觉得一股寒气,让他如坠冰窟。
他原以为陈阳只是个有点钱的肥羊,想趁他立足未稳,一口吞下。
可现在看来,这哪里是肥羊,分明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私藏重甲,这可是谋逆的大罪!
一定要告发他!
“老爷,我们……我们这次怕是惹到不该惹的人了!”管家声音颤抖,“他会不会知道,是我们干的……”
“闭嘴!”黄云发厉声喝道,打断了管家的话。
他烦躁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怕什么!在偏关城,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得卧着!”
黄云发猛地一拍桌子,面目狰狞。
“私藏重甲,这是天大的把柄!另外,备上一份厚礼,我要亲自去一趟参将府!”
……
陈阳等人来到水泉营堡。
水泉营堡城墙周长二里零一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外包城砖,设东、南二门,东门外侧有瓮城,南门上建城楼。
占地面积约十二万平方米,堡外有护城河与壕沟。
陈阳下了马车,指着水泉营堡,问道:“陈平,这水泉营堡的小市,究竟如何运作?”
陈平闻言翻身,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铺在地上:“大人请看,“回禀大人,水泉营堡北距鞑靼边境约一百八十里,鞑靼商人要来此地,必须先经红门隘或滑石涧堡进入长城内侧。”
“那些鞑靼商人,每支商队都要交验通关文牒,并卸下武器在关卡。然后再南下至咱们这水泉营堡进行民市交易。整个过程,都由明军护送到水泉营堡进行交易。”
陈阳道:”我要找到几个最大的市场,将商品卖出去,你可知道水泉营堡的具体交易量情况如何?和大明其他地方比的话,排在什么位置?”
陈平回答道:“回大人的话,宣府镇的张家口堡为最大,每年交易量约几百万两以上;大同镇的得胜堡年交易量约七十万两,新平堡年交易量约五十万两;山西镇的水泉营堡年交易量约四十万两,红门隘年交易量约三十万两。“
“水泉营堡,每年约有一万匹马通过这里交易。鞑靼人主要输入马匹、皮毛、药材,金银。而大明则主要输出粮食,每年几万石,还有布匹约十几万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交易。暗地里的走私贸易也不容小觑,其中铁器、食盐、茶叶等违禁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大约有六成左右。”
陈阳:“那税收呢?”
陈平:“官市收税百分之十,民市收税百分之五。”
陈阳:“都有哪些商户?”
陈平:“有官方指定的官市商人,约五十家,资本雄厚,控制大宗交易。民市小商户约三百多家,经营粮油、布匹等日用品。鞑靼商人,主要为土默特部与鄂尔多斯部的部落贵族,每次互市约几百人左右。”
鼓声响起,明蒙商人携货涌入,热闹非凡。
陈阳一行人,进入月市中。
大门处,偏关城参将齐广一队约一百人的骑兵和四百名步兵进入,骑兵百余人装备虽不齐但有气势,步兵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装备极差。
山西镇总兵王国梁,移驻宁武关后,辖山西镇,与巡抚耿如杞协同防御。
偏关改设西路分镇参将,总辖偏头关、老营堡、水泉营堡、红门隘等十八堡寨的防务。
偏关驻军为马步兵丁五千名,战马三千匹。
到了崇祯二年,长时间的军备废弛,实际兵员被吃空饷,实际人数只有六成。
陈阳问道:“这就是山西镇的精锐边军?”
赵二虎道:“大人有所不知,其他地方的边军比这更是不如。”
陈阳闻言心想,大明九镇边军竟然也如此破败。
唐默见状,解释道:“大人,边军靠的是亲兵,那些骑兵就是将官的家丁私兵,都是自掏腰包采购的铁甲。”
陈阳点头,仔细看,那百来人的骑兵看起来还算悍勇,身穿铁甲和皮甲,隐约有杀气。
那些叫花子般的长枪兵,看来只是充门面的炮灰了。
各商户开始摆摊交易,小市渐渐热闹起来。
油茶、粮食、布匹等物资前围满了人,鞑靼牧民们摆摊卖着皮货,马匹,牛羊,药材贩卖。
陈平介绍道:“鞑靼牧民对物品价值的认识模糊,开市初期,大明商人占尽便宜。一匹布换匹马的事情屡见不鲜,后来学精了,价格也上去了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