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经过一个多月的销售,镜子非常好卖。
五千面的镜子,以六百两一面的平均价格,销售一空。
镜子销售到了日本、朝鲜、南洋,甚至最西方的泰西市场……
利润达到了两百万两白银。
夜幕降临。
郑芝龙却没有休息。
他独自站在三楼的露台上,手中握着那面玻璃镜,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码头。
脚步声响起。
施福端着一盏茶,走了上来。
“龙爷,这么晚还不休息?”
郑芝龙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
“睡不着。”
他的声音很淡。
“施先生,你说这镜子生意,能做到多大?”
施福沉吟片刻,缓缓道:
“若只在东南沿海,一年几万面镜子,已是极限。”
“但若能充分让日本、朝鲜、南洋,泰西市场扩大……”
他顿了顿。
“一年几千万两银子的纯利,不是梦。”
几千万两!
郑芝龙眼中闪过一丝炽热。
“施先生,你亲自去一趟山西偏关,带上护卫,再带五百万两的银票,采购五万面镜子。”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施福转身离去。
郑芝龙重新望向海面。
此时的他,虽已接受明朝招安,成为“海防游击”,但心中的野望,却从未熄灭。
崇祯二年的郑芝龙,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期。
他手握东南沿海的制海权,控制着从日本到南洋的海上贸易。
按照规矩,每一艘想要在这片海域行商的船只,都必须向他缴纳两千两白银的“保护费”。
这笔钱,名为保护费,实则是过路钱。
不交?
那就等着被海盗劫掠,或是被郑家的舰队“误伤”。
凭借这项制度,郑芝龙每年的收入高达几百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他自己经营的海上贸易所得。
如今的郑芝龙,表面上是明朝的海防游击,实际上却是东南海域的无冕之王。
他的资产已经超了千万两。
他的舰队,号称拥有三千艘船只。
其中大型战船八百艘,每艘配备火炮数十门。
中型商船一千五百艘,负责货物运输。
小型巡逻船七百艘,分布在各个要害航道。
这些船只,悬挂着郑氏的旗号,在东海、南海纵横驰骋。
无论是明朝的官船,还是荷兰人的武装商船,见到郑氏的旗帜,都要退避三舍。
至于陆地上的势力,郑芝龙同样不容小觑。
他以厦门为核心,在福建沿海建立了十几个据点。
每个据点都驻扎着数百到上千不等的武装人员。
这些人,名义上是“民团”、“护卫”,实际上却是训练有素的私军。
加起来,郑芝龙手中的陆地武装,至少有两万人。
再算上他能随时征调的水手、船工,以及各地依附于他的地方豪强……
郑芝龙真正能动员的兵力,超过十万!
这股力量,足以和任何一支明朝地方军对抗。
正因如此,福建巡抚熊文灿虽然名义上是郑芝龙的上司,实际上却处处忌惮他。
一方面,熊文灿需要郑芝龙剿灭其他海盗势力。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郑芝龙做大,威胁朝廷统治。
这种微妙的平衡,让郑芝龙既能享受明朝官员的身份保护,又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但郑芝龙心里清楚,这种平衡不会长久。
熊文灿已经开始暗中限制他扩张兵力,朝中也有不少大臣上书弹劾他“拥兵自重”。
更让他头疼的,是海上的竞争对手。
李魁奇,他的老相识,曾经同为颜思齐部下的兄弟。
如今却占据泉州湾,与他分庭抗礼。
刘香,粤东海盗首领,联合荷兰人,试图打破他的垄断。
这两个对手,都不是善茬。
尤其是刘香,此人狡猾异常,屡次在海上伏击郑家的商船。
虽然每次都被击退,但也给郑芝龙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还有荷兰人。
这些红毛番占据着北港的热兰遮城和赤嵌城,虽然表面上与郑芝龙保持着贸易往来,但暗中却不断扩张势力。
郑芝龙知道,荷兰人的野心不小。
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北港,而是整个东南海域的贸易主导权。
这些压力,让郑芝龙急需更多的财富和武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陈阳的镜子,恰好给了他一个机会。
喜欢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