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士 闻 道 若 存 亡
| 5 5 | 6 5 | 3 2 | 3 - |
下 士 闻 道 哈 哈 笑
| 4 4 | 3 2 | 1 2 | 1 -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1 3 | 5 5 | 6 i | 5 - |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 4 4 | 3 3 | 2 3 | 1 - |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2. 文学版《大道吟》
调性:商调式
节拍:4/4拍
速度:深沉庄严(63 BPM)
| 5 - 6 2 | 1 - - - |
上 士 闻 道 勤
| 1 - 2 5 | 6 - - - |
行 之 不 怠
| 5 - 6 2 | 1 6 1 - |
中 士 若 存 若 亡
| 2 - - - | 3 - - - |
疑
| 2 - 3 5 | 2 - 1 - |
下 士 大 笑 之
| 6 - 5 3 | 2 - - - |
不 笑 不 为 道
| 1 - 6 5 | 3 - 5 - |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退
| 2 3 5 6 | 1 - - - |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名
【道学小百科】
核心出处:
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王弼注:“凡此诸大,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
核心精神: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器晚成、大道至简。本章深刻揭示了道的显现特征和认知规律。
关联知识:
?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的教育观
?庄子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的智慧论
?佛教钝根利根的根基说
?易经潜龙勿用的隐忍智慧
现代回响:
?教育学: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
?创新学:非共识创新的价值认知
?投资学:价值投资的长期主义
?领导学:不同层次员工的激励方式
?哲学:真理认知的主体性研究
这些跨学科的印证,证明了第四十一章智慧的现代价值,为理解认知差异和把握真理特征提供了深刻启示。
---
喜欢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