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此刻刚经历牢狱之灾,又牵挂母亲,心神不宁,不宜立刻招揽。我与他见面,一是要安抚他的情绪,二是要点醒他 —— 单靠匹夫之勇报私仇,不如学‘万人敌’之术救天下,让他明白真正的‘义’,是安定黎庶、平定乱世。”
陈到也补充道:“主公,末将可安排几名亲信,在驿站附近的庄子值守,确保徐庶的安全,同时防备颍川官府的追兵。”
“好。” 许褚拍板,“就这么定了。子方,你负责驿站的戒备,不许任何人靠近正厅,免得走漏消息;伯达,我等在此等候徐庶,与他见面后再一同返回庐江;叔至,你协助子方布置庄子的守卫。”
众人齐声应命,各自忙碌起来 —— 糜芳安排护卫守住驿站大门和后门,严禁闲杂人等出入;陈到则带着几名亲信,骑马去驿站附近探查隐蔽的庄子,为接待徐庶做准备。
数日后,邓展带着徐庶赶到了驿站附近的庄子。徐庶身着粗布短衫,头发凌乱,脸上还带着未愈的伤痕,眼神中满是警惕和疲惫,走路时脚步还有些虚浮 —— 狱中这些日子,他不仅受了刑,还因担心母亲茶饭不思,早已瘦得脱了形。
“徐兄,这位便是我家主公,庐江太守之子大汉骑都尉许褚许仲康。” 周仓引着徐庶走进庄子的正屋,轻声介绍。
徐庶抬头望去,只见屋中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少年,身着青色常服,面容沉稳,眼神中带着几分温和,却又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威严。他愣了愣,随即拱手道:“在下颍川徐庶,多谢都尉搭救之恩。只是…… 都尉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救我?”
许褚起身,亲手为徐庶倒了一杯热汤,递到他手中:“元直兄先喝口热汤暖暖身子。我救你,一是敬你为友报仇、为民除害的忠义,二是惜你经天纬地的才学 —— 颍川太守因宦官之势判你死罪,本就不公,若让你这般有才干的人就此丧命,是天下的损失。”
徐庶接过热汤,双手微微颤抖,温热的汤液滑过喉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看着许褚,语气中带着几分愧疚:“我一时冲动,虽杀了刘三害,却连累了母亲…… 如今官府监视我家,母亲怕是早已吓得寝食难安,我却连见她一面都难。”
“元直兄不必担忧。” 许褚轻声道,“我已派周泰带人手去接老夫人,用糜家商队的名义护送她去庐江,此刻想必已在途中。老夫人到了庐江后,我会将她安置在我父母的隔壁院落,派仆人照料饮食起居,待你游学归来,便可与母亲团聚。”
徐庶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都尉…… 竟连家母都安排好了?”
“元直兄,” 许褚语气郑重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我救你,不仅是想保你性命,更想让你明白一件事 —— 单剑报仇,杀一人、救数人,是‘小义’;若能习得兵法谋略,以‘万人敌’之术平定乱世,救天下百姓于水火,才是‘大义’。你如今不过十五六岁,正是潜心求学的好时机,颍川已非久留之地,襄阳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放在徐庶面前:“这里面是黄金十斤,作为你去襄阳的盘缠和学费;还有一份名为‘单福’的身份证明,你日后可用这个化名游学,避免官府追查。襄阳有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等名士,你若能师从水镜先生,钻研经世之学、兵法韬略,他日学成,无论是想辅佐明主安定天下,还是想回乡教书育人,都能有一番作为 —— 这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也是对天下百姓最好的‘义’。”
徐庶看着锦盒中的黄金和身份证明,又想起母亲即将被安置在安全的庐江,眼眶瞬间红了。他起身,对着许褚深深一揖,声音哽咽:“都尉!活命之恩、安母之德、点拨之情,徐庶此生难忘!您不仅救了我的命,更为我指了一条明路 —— 我在此立誓,他日学成归来,必往庐江,为您效犬马之劳,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许褚扶起他,笑着道:元直不必如此。我只盼你日后能守住的初心,用你的才学为天下做些实事,这便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徐庶沉思片刻,忽然道:都尉,可否借我笔墨?我想给母亲写封信,免得她老人家担心。
许褚立即命人取来笔墨绢帛。徐庶提笔沉思,眼中泪光闪烁,随即挥毫写道: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
儿不孝,一时意气,手刃仇人,致使母亲受惊。幸得庐江许都尉仗义相救,又为母亲安排妥当去处。母亲见信之时,想必已在前往庐江途中,许都尉父母皆是仁厚长者,必会善待母亲。
儿今化名单福,将往襄阳求学,师从水镜先生,研习经世之学。此去非为避祸,实为求道。昔日儿仗剑杀人,不过匹夫之勇;今欲习万人敌之术,他日以安天下。
母亲勿忧儿之前程,勿念儿之安危。庐江气候温润,民风淳朴,母亲可安心居住。待儿学成归来,必当奉养膝下,以尽孝道。
临书涕零,不知所言。
不孝子 徐庶 叩首
写罢,徐庶将书信郑重交给许褚:烦请都尉将此信转交家母。
许褚接过书信,小心收好:元直放心,此信必会送到老夫人手中。
次日清晨,许褚安排两名亲信护卫,护送徐庶前往襄阳。临别时,徐庶再次对着许褚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与坚定:仲康兄,此去襄阳,我定潜心求学,不负您的期望!
看着徐庶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许褚心中满是期许。他转身对陈到道:咱们也该赶路了,伯达他们还在前面等咱们,庐江还有很多事要做。
队伍重新启程,马车沿着官道向南行进,朝着庐江的方向驶去。寒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许褚心中的暖意——此次汝南之行,不仅达成了的目的,招揽了任峻、陈到两位人才,更在归途之中救了徐庶,为日后积累了重要的善缘。这些看似偶然的与,终将在乱世之中,为庐江、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往天下的道路。
喜欢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