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舒县的城门迎来了一队熟悉的人马 —— 许褚一行从汝南返回,马车轱辘碾过结了薄雪的石板路,带着一路风尘,缓缓驶入城中。相较于出发时,队伍里多了任峻、陈到两位新附之人,更添了几分生气。刚入城门,便见吕岱、顾雍带着属吏等候在旁,脸上满是笑意。
“少主,您可算回来了!” 吕岱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庐江诸事皆安,只是上月您吩咐接徐庶老夫人之事,周泰已将老夫人平安接到,此刻安置在府中偏院,待您回来定夺。”
许褚心中一松,翻身下马:“老夫人一路劳顿,可有不适?”
“老夫人身子硬朗,只是念子心切,时常问起徐庶先生的近况。” 顾雍补充道,“许老夫人已去探望过两次,送了些棉衣和滋补之物,老夫人很是感激。”
许褚点头,吩咐众人先回府休整,许褚牵着程武的手,温声道:今日起,你便住在东厢房,我已命人收拾妥当。明日卯时,随我晨练。
程武仰头看着许褚,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程武定不负兄长期望。
安排完程武后许褚则径直往偏院而去。刚到院门口,便见一位身着青布棉裙的老妪正坐在廊下,手里拿着针线,眼神却有些恍惚,想必便是徐庶之母。许母正陪在一旁,低声说着宽慰的话,见许褚进来,连忙起身:“仲康,你可回来了,快见过徐老夫人。”
徐母放下针线,站起身,虽面带风霜,却透着几分端庄:“这位便是救了我儿的许都尉吧?老身徐母,多谢都尉救命之恩,更多谢都尉收留老身。” 说罢,便要躬身行礼。
许褚连忙上前扶住,语气恭敬:“老夫人不必多礼。元直兄乃狭义之士,救他是分内之事,安置老夫人更是应有之义。这偏院虽不大,却也暖和,老夫人若有任何需求,只管吩咐下人,就当是在自己家中一般。”
他又命人取来一坛上好的蜂蜜、几匹细布,递给徐母:“这些都是庐江的特产,蜂蜜可冲水喝,细布可做件新棉衣,老夫人莫嫌弃。”
徐母接过东西,眼眶微红:“都尉如此厚待,老身无以为报,只盼元直那孩子日后能好好报答都尉。”
许褚笑着宽慰了几句,将徐庶写的书信交给徐母,又陪徐母聊了些家常,说起已安排徐庶去襄阳游学,师从水镜先生,老夫人这才放下心来。待安置好徐母,许褚才回到正厅,与吕岱、顾雍商议岁末之事。
腊月廿八,庐江太守府的正厅内暖意融融,数十盏油灯将厅内照得亮如白昼。太守许临身着青色朝服,端坐于主位之上,须发虽已染霜,却面色红润,眼神中透着沉稳与威严 —— 作为庐江的最高行政长官,他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事者。下方两侧,文武官员依次落座:文臣列左,蒯越、吕岱、任峻、华佗、顾雍、羊衜等依次而坐;武将列右,蔡阳、邓展、凌操、蒋钦、陈到、周仓、周泰、糜芳等整齐排列。许褚与兄长许定则分坐于许临两侧下手,许褚一身劲装,许定则着素色长衫,兄弟二人一个主掌军事,一个打理宗族产业,是许临最得力的左膀右臂。八岁的程武和十三岁周瑜赫然在列。
宴会开始前,许褚起身向众人介绍:这位是程武,兖州程昱先生之子,今后将在庐江求学。武儿,来见过诸位叔伯。
程武从容起身,向在座众人躬身行礼:晚辈程武,见过诸位叔伯。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许临看着程武举止得体,不禁赞许地点头:既是程公之子,便是我庐江的贵客。仲康,你要好生安排武儿的学业。
父亲放心。许褚回道,我已为武儿制定课业:白日可随我去郡府处理文书,学习政务;午后可往庐江学院,听蔡邕、高彪诸位先生讲学;晚间则由我亲自教导兵法武艺。另外,我已安排两名亲卫随身保护,确保安全。
说话间,许褚轻轻拍了拍程武的肩膀:武儿聪慧,今日起便在我身边做个文书,学习处理政务。若有不解之处,随时可问。
程武郑重应下,小小的脸上满是认真。
“今日设宴,一是为诸位一年辛劳接风,二是与大家共话庐江近况,谋划来年生计。” 许临端起酒杯,声音洪亮,“庐江能有今日安定,全赖诸位同心协力 —— 剿匪安民、招抚流民、兴农办学、整饬军备,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大家的汗水。我先敬诸位一杯!”
众人起身举杯,齐声应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厅内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侍从们穿梭其间,端上热气腾腾的菜肴 —— 炖得酥烂的羊肉、金黄酥脆的炸鱼、热气腾腾的粟米羹,皆是庐江本地的特产,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父亲,今年庐江的流民安置与农事,多亏了定公费心,不如让定公先说说情况?” 许定放下酒杯,笑着提议。他负责宗族产业南迁后的安置,深知农事与流民对庐江的重要性。
许临点头,目光投向吕岱:“定公,今年的农事与人口,你给大家说说吧。”
喜欢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