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木料的事!”朱允熥把图纸往案上一铺,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铁架子,滚筒、齿轮、压杆画得像小孩子的涂鸦,却标着尺寸,“我要造这个,叫印刷机,能自己印报纸的!麻烦尚书大人帮我找些工匠,成立个研发小组,专门琢磨这个!”
工部尚书麦至德眯着眼瞅了半天,越瞅眉头越皱:“小殿下,这铁滚筒要薄厚均匀,不然印出来的字一边深一边浅;这齿轮得大小齿牙对上,差一丝就转不动……咱工部的工匠,怕是没这本事。”
“那就找有本事的!”朱允熥梗着脖子,“天下之大,总有能工巧匠!您就说,能不能给我间工坊,能不能调些铁匠、木匠、铜匠过来?工钱我让东宫出,材料不够就往上报,皇爷爷准会答应!”
工部尚书被朱允熥这股执拗劲儿打动,捋着胡须点头:“行!既然小殿下有这份心,老夫这就给你调人!”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淮王朱模掀帘进来,身后跟着个黑黢黢的壮汉,手上还沾着铁屑——正是火器营的王铁匠。“大哥,我把王老铁带来了!他打炮筒子能做到薄厚不差分毫,这铁滚筒的活,非他莫属!”
王铁匠瓮声瓮气地拱手:“小殿下放心,只要给咱家伙事儿,保准把滚筒打得比镜面还光溜!”
朱允熥眼睛一亮,刚要说话,又有个背着工具箱的老者被领了进来,是木工房的李师傅,据说曾为皇宫打造过能自动开合的屏风,手里的刨子比绣花针还准。“小殿下,老朽看了图纸,这机架得用楠木加铁榫卯,稳当!”
紧接着,钦天监的张钟表匠也来了,他捧着个黄铜小齿轮,轻轻一转,“咔嗒”声清脆均匀:“小殿下,齿轮的齿距老朽算好了,差一丝,您摘我这把老骨头!”
最后来的是个年轻后生,姓陈,是江南来的造纸匠,手里捧着一沓薄如蝉翼的宣纸:“小殿下,印报纸的纸得吸墨快、不易破,我琢磨着改良了纸浆配方,您瞧瞧这纸中不中?”
朱允熥看着眼前这几位各怀绝技的工匠,心里热乎乎的,一拍巴掌:“就你们了!从今天起,咱这印刷机研发小组就算正式成立!王师傅管滚筒锻造,李师傅管机架打造,张师傅管齿轮精密,小陈师傅负责纸张改良!工钱加倍,材料要啥给啥,咱别的没有,就是有皇爷爷和东宫撑腰!”
王铁匠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得嘞!咱这就回火器营搬家伙,今晚就开工!”
李师傅也直点头:“老朽这就去选木料,保证三天内把机架雏形搭出来!”
张钟表匠小心翼翼把齿轮收好:“老朽这就回去画图纸,争取五天出第一套样品!”
小陈师傅抱着纸:“我这就回纸坊,再试试新配方,保准让纸又好又便宜!”
工部尚书麦至德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捋着胡须笑道:“看来是老夫多虑了,有这群能工巧匠,再加上小殿下这份劲头,这印刷机啊,指不定真能成!”
朱允熥却没跟着笑,小手摸着案上那张画满批注的图纸,指尖划过齿轮的齿牙,忽然叹了口气,那口气叹得像个小老头,倒让麦至德愣了愣。
“麦尚书,您可别太乐观。”他抬起头,眼睛里没了刚才的莽撞,多了点实在,“能成是能成,可绝不是仨月俩月的事。”
他掰着手指头数:“王师傅打滚筒,得先烧铁坯,火候差一点就变形,十次里能成三次就不错;张师傅做齿轮,齿距差半丝就咬不住,光画图纸就得磨秃几支笔;李师傅的机架,得让铁和木头严丝合缝,受潮了不行,太干了也不行……”
“更别说这机器转起来,滚筒、齿轮、压杆得凑到一块儿使劲,哪一环不对,印出来的报纸就歪歪扭扭。”朱允熥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点自嘲,“我光知道原理,可怎么让它们‘听话’,还得一点点试。”
麦至德闻言,眉头微挑,手里的茶盏顿在案上:“淮王殿下,真有那么难?臣看你刚才指挥有度的样子,还以为心里早有十足把握呢。”
朱允熥抬起头,小脸上满是认真,摇了摇头:“麦尚书,那是给大家鼓劲呢。真要论起来,难,太难了。”他指了指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您看这传动杆,得和滚筒的转速严丝合缝,快一分,纸上的字就糊了;慢一分,墨就积成块了。就算那齿距,用的尺子得精确到头发丝那么细,差一点,齿轮转起来就‘咔啦’响,不出三天就得磨坏。”
“还有滚筒,”他蹲下身,捡起一块废铁屑,“铁水倒进模子那一刻,炉温高一度,滚筒就会有气泡;低一度,又容易裂。上次试做的三个,两个有沙眼,一个歪了颈,根本没法用。李师傅的机架更别提了,昨儿下雨,早上一看,木头框子有点发胀,铁榫卯直接卡死了,拆的时候差点把木料劈了。”
他忽然笑了笑,眼里却带着点无奈:“您以为我刚才说‘一年烧高香’是谦虚?真要是能在一年内让这机器顺顺当当印出一张没墨团。就像学走路,现在刚学会爬,还总摔跟头呢,想跑起来?早着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熥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