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骧含糊道:“具体的奴才也说不太清,只知是些织布的机子,织出的布倒是精细。陛下说了,照办便是。”
麦至德听了,心里更犯嘀咕。他是个老臣,一辈子跟营造、水利打交道,深知朝廷法度——工匠营生自有其规,皇子们偶尔弄些新奇物件尚可,若是真要大规模赶制,甚至牵扯到物料调度,那就不是玩闹了。
“织布的机子……”他捻着胡须,沉吟道,“这织布、卖布,不就是商贾营生吗?”他看向毛骧,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陛下向来重农抑商,怎会默许殿下沾手这些?”
毛骧苦笑一声:“麦大人,陛下的心思,咱们做奴才的哪敢揣测。只听陛下话里的意思,似乎是想让淮王殿下先试试。您想啊,那新铸的银币,不也是殿下先在作坊里捣鼓出来的?如今不也成了国之重器?”
麦至德点点头,这才想起新钱的事。他叹了口气:“罢了,陛下既有吩咐,照办便是。只是这物料调度,得做得隐秘些,万不能让人说殿下与民争利。”
“尚书大人放心,”毛骧道,“陛下也是这个意思。缺什么,您让人直接送到东宫后门,交予淮王身边的小刘子便是,账目上……就记在‘官办农具改良’的名下。”
麦至德拱手道:“晓得了。毛指挥回禀陛下,工部这边定会办妥。”
毛骧走后,麦至德坐在案前,望着窗外工部的匠人房,心里依旧有些转不过弯。他总觉得,皇子殿下琢磨织布、卖布,终究有些不合规矩。可转念一想,那新铸的银币不也打破了旧例?如今流通开来,百姓交口称赞,可见有些“不合规矩”的事,未必是坏事。
“或许……陛下是想让殿下从这些营生里,看看百姓的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吧。”他喃喃自语,随即唤来侍郎,“去查查,东宫近日来领了些什么物料,还差些什么,都给备齐了,悄悄送过去,别出半点差错。”
侍郎应声而去,麦至德拿起一本《农桑辑要》,却有些读不进去。他忽然想起前几日去市集,见有百姓拿着新织的细布问价,说“这布看着比官卖的还好,价钱却不贵”,当时没在意,如今想来,许就是东宫那边织出来的。
“若是真能让百姓用上又好又便宜的布,倒也算是件功德。”他心里渐渐释然,拿起朱笔,在物料册上批下“准拨”二字。至于这算不算“经商”,或许就像陛下说的,先让那淮王折腾着,成不成气候,还得看往后的光景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熥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