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子,有没有纽扣~”
人还没看见,声音已经传入和尚耳中。
他起身站在吧台里面,看着一位身穿无领旗袍的妇人。
“夫人,您进来坐~”
把人请进来后,和尚吆喝一声。
“三儿,倒茶~”
妇人坐在墙边圆桌边,看着找东西的和尚。
乌老三,听到和尚的吆喝声,立马走过来,给女人换个新茶杯倒茶。
接着他还把自己姐夫桌子上的零嘴子端过来。
“夫人,您请~”
妇人看着面容清秀,端茶倒水的乌老三。
“好一个俊俏的小郎君。”
“几岁了?”
乌老低着头站一边,小声回话。
“十六~”
妇人端着茶杯抿了一口茶,看着乌老三。
“十六,可以娶妻了,小伙子有没有定亲?”
和尚从柜台里端着一盘精致纽扣,走到妇人面前。
“您要是有合适的姑娘,让这小子见见也成。”
随后他把一盘纽扣放到圆桌上,供妇人挑选。
妇人笑着看向和尚。
“你弟弟?”
和尚点了点头回话。
“家里在再来两个闲人也养的起。”
“这小子,自个住着两间厢房。”
“私塾也上过几年,读书写信不成问题。”
妇人,一边挑选纽扣,一边抬头看向乌老三。
“不错,等着姐姐给你介绍媳妇。”
和尚两人没有把妇人的话当真。
和尚站在一边候着,给对方介绍盘子里的纽扣。
这些纽扣装在盘子里,如同珠宝一样。
“这三对,是紫铜镶玉纽扣。”
“这两对,是纯银牡丹花纽扣。”
“这两对是琉璃祥云纽扣。”
“旁边的都是水晶纽扣。”
妇人如同挑选珠宝一样,时不时拿起纽扣在领口上比划。
“这两对怎么卖?”
和尚看着她手中,镀金镶嵌绿松石纽扣。
“两对五块大洋”
妇人听闻一惊。
“一袋米也才一块二。”
和尚笑而不语的做个请稍等的手势。
接着他转身从门口柜子上,找出一个樟木盒子。
“夫人,您见谅~”
“打您一进门,我就觉得您贵气逼人。”
“所以才拿了些顶尖货给您。”
“我想着,以您的容貌贵气,只有顶尖货,才能配的上您。”
和尚几句话说完,把盒子放到桌子上。
“这里都是普通货,两分一对。”
妇人听到和尚恭维的话,坐在凳子上,整理了一下衣服,表情也变得端庄起来。
“就您会说话。”
随即她用手指头,在纽扣盒里扒拉两下。
“这些东西拿下去吧~”
和尚笑着把纽扣盒盖上,接着把东西放回原位。
妇人目光再次放到,如同宝石一样的纽扣上。
“就这一对,给我包好~”
和尚笑着端起盘子开始包装。
吧台上,他找出一个四方小锦盒。
把一对镀金镶嵌绿松石纽扣装进盒子里。
“三儿~”
“鎏金绿松石扣一对。”
“两块五大洋~”
隔壁的乌老三听到他姐夫的话,立马应了一声,接着写票据。
和尚站在店门口,看着妇人离开时,故作端庄的姿态背影,面带微笑嘀咕一句。
“蠢女人~”
烈阳,天热。
街面上来往的行人,各个额头冒汗。
摇椅上,刚躺下的和尚又被他小舅子叫过去。
“姐夫电话~”
和尚拿着蒲扇,走到隔壁估衣铺。
吧台内墙上,装着一部老式手摇电话。
和尚拿着电话筒,开始说话。
“行,我马上过去~”
“您辛苦,买卖做成,少不了您的。”
和尚挂掉电话,回到院子里,披上外套,拿上公文包就走。
“媳妇,我出去掏宅子~”
正在缝衣服的乌小妹,低头吆喝一声。
“行~”
“回来的时候,买瓶酱油~”
收拾好的和尚,走到仓库,叫上孙继业。
院子里孙继业跟半吊子,正在清理各种破烂物件。
两人拿着抹布,擦拭回收回来的台灯,暖水瓶。
和尚看着坐在马扎上,手里拿着抹布的孙继业。
“跟我去趟德胜门~”
孙继业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又用衣服擦了擦手。
披上号坎的孙继业,拉着洋车出了大门。
和尚坐在洋车上,拿着折扇挡住阳光。
洋车路过鼓楼大街时,还碰到坐在店门口,吃瞪眼食的吴大叔。
瞪眼食,是清末民国时期,一种流行在底层百姓中的吃食。
一些商贩到大酒楼,饭庄收购折箩。
随后把买回来的剩菜,放在一起加点酱油盐然后一锅炖。
吃这种食物的人,基本上都是苦大力,年老体弱老头,或者混不好的车夫,脚夫。
食客自带干粮,围锅蹲坐,拿着筷子在大铁锅里夹菜吃。
吃瞪眼食跟开盲盒一样,汤汤水头一锅大杂烩,夹到啥吃啥。
不过一筷子要给店家一枚大子。
和尚看到坐在门槛上,拿着窝窝头,啃着骨头的吴大叔。
“嗨~”
“老吴~”
坐在门槛上的吴大叔,抬头看向街面上跑动的洋车。
一枚大洋在空中抛出一条弧线,落在他面前。
洋车并没停,坐在车上的和尚冲着吴大叔吆喝一声。
“半吊子给你的~”
吴大叔,端着碗,捡起地上的大洋,愣神看着离去的洋车。
喜欢民国北平旧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国北平旧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