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顺应“流势”。他不再主动“移动”感知,而是仔细感受着周围数据流的微弱流向——那些因编织者活动、残骸引力微扰、甚至是宇宙背景辐射差异而产生的、极其细微的数据压力差。他调整着自身信息体的“朝向”和“密度”,让自己像一片羽毛,被这无形的数据之风,缓缓吹向距离他最近的一处编织者工作节点。
过程缓慢得令人窒息。以这种速度,移动到目标位置可能需要标准时间数天,甚至更久。而且,他必须时刻维持着这种极致的“伪装”,不能有丝毫松懈。
时间在绝对的沉寂与伪装中流逝。林烬如同一段真正的幽灵数据,在坟场的信息海洋中随波逐流。他“路过”了冻结着狰狞面孔的冰巨星碎片,“穿过”了残留着疯狂呓语的精神污染团,“聆听”了更多文明在“苍白之灾”下最后时刻的绝望。
这些信息不断冲刷着他,让他对“织网者”机制的冰冷与残酷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他心中那被封存的、名为“复仇”与“守护”的火焰,在冰层之下燃烧得更加冰冷而坚定。
不知过去了多久,他终于“漂流”到了他的第一个目标附近——一个由三个银灰色“茧”和一个小型“脑状水母”(比之前见过的中央主体小得多)构成的编织者次级工作节点。这个节点正围绕着一块巨大的、蕴含着丰富晶体结构的星球碎块工作,数块拳头大小的共鸣水晶悬浮在节点中央,散发着诱人的幽蓝光芒。
成功靠近,只是第一步。如何在不惊动编织者的情况下,从它们严密守护的节点中“窃取”共鸣水晶的能量与信息?
硬抢是自杀。即便他恢复全部力量,面对一个完整的编织者节点也胜算渺茫。
他需要利用规则,利用他作为“异常数据”的特性。
他维持着完美的信息伪装,如同一段无害的背景噪音,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这个节点的工作模式。
他发现,编织者们并非时刻不停地向共鸣水晶注入能量和信息。它们的工作是周期性的:汲取(从残骸中分解提取) -> 提纯(在“茧”内部进行初步处理) -> 传输(通过能量丝线将精炼后的能量和信息流注入共鸣水晶) -> 稳定(暂停传输,让水晶内部结构自我平衡和固化)。
而在“传输”阶段,当那精纯的幽蓝能量流通过能量丝线,连接“茧”与共鸣水晶的瞬间,两者之间会建立一个短暂的、高度有序的信息通道!
这个通道是双向的!不仅是能量和信息从“茧”流向水晶,水晶本身的状态信息(能量饱和度、结构稳定性、信息整合度)也会实时反馈给“茧”和作为控制核心的“脑状水母”,以便它们调整接下来的工作参数!
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在林烬那冰冷缓慢的思维中逐渐成型。
他不需要夺取整个水晶。那目标太大,立刻会被发现。
他只需要……在信息通道建立的瞬间,伪装成共鸣水晶反馈回去的“状态信息”,将自身的一缕极其微小的、携带者他“沉寂核心”特质的探测念丝,逆着数据流,反向注入到编织者的能量丝线之中!
这缕念丝不包含攻击意图,不携带异常能量,它只做一件事——读取!如同病毒代码潜入系统日志,它只负责复制、记录流经能量丝线的、那些被提纯后的文明“核心代码”信息!
然后,在传输阶段结束前,将这缕携带着“窃取”来的信息的念丝,沿着原路返回,撤回自身!
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时机把握,需要对编织者工作周期毫秒级别的预判,更需要他发出的“伪装反馈信息”与真正的共鸣水晶状态信息完美拟合,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立刻就会被“脑状水母”的逻辑核心检测出异常!
这是一场在刀尖上跳舞的信息窃取!
林烬耐心等待着。他的意志如同最精密的时钟,计算着节点的工作周期。
来了!
当一个银灰色“茧”完成了对一块晶体残骸的汲取和提纯,前端延伸出的能量丝线亮起幽蓝光芒,即将连接到一块共鸣水晶的瞬间——
林烬动了!不,他没有“动”,他只是将一道早已准备好的、模拟了目标共鸣水晶当前完美稳定状态的伪装信息包,以及隐藏在其中、细微到几乎不存在的探测念丝,顺着数据流的势,精准地“推送”了出去,正好与编织者建立的信息通道完成了“对接”!
嗡……
探测念丝成功逆流而上,进入了能量丝线!刹那间,海量的、高度有序的、属于某个已毁灭灵能文明的精华信息——关于精神力的锤炼、关于能量与物质的转化、关于某种独特的空间感知技巧——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念丝之中!
林烬的“沉寂核心”微微震颤,这些外来的、精纯的“文明代码”与他体内被压缩的力量产生了微弱的共鸣。他贪婪地、却又要极度克制地记录着这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回到末世烬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回到末世烬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