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你之前在俱乐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明星!到了国家队,你就得给我把那些臭毛病都收起来!谁再敢在场上打英雄球,意气用事,就立马给我滚蛋!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郭瑞的声音小得像蚊子。
宫海涛骂完,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
然后,他走到了战术板前,拿起了记号笔。
他擦掉了战术板上原有的,那个以内线王哲为核心的“牛角战术”和“钻石战术”。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在战术板的最顶端,画下了一个圈,在里面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字。
“林风”。
然后,他从这个圈开始,画出了无数条箭头,指向不同的战术跑位和进攻选择。
高位挡拆、无球掩护、弱侧突分、手递手配合……
所有的战术,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
那就是林风。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看呆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宫海涛,这个以固执和坚持传统打法着称的教练,竟然在一次队内训练赛后,就彻底推翻了自己经营多年的战术体系!
他要把这支球队的命运,完完全全地,交到这个年仅19岁,刚刚入队不到一天的年轻人手里!
“从今天起,”宫海涛的声音,斩钉截铁,“我们球队的战术核心,只有一个。”
他的笔,重重地点在了“林风”那个圈上。
“我们所有的进攻,都由林风来发起,由他来决定。他是我们球队在场上的唯一大脑,是唯一的终结者。”
“王哲,”他看向队长,“以后在场上,你的第一任务,不是在低位要球,而是给林风做高质量的掩护。他突分,你就顺下吃饼。他投篮,你就冲抢前场篮板。”
“郭瑞,赵继伟,”他看向两个后卫,“你们的任务,就是把球安全地带过半场,然后第一时间交到林风手里。当林风持球时,你们要去弱侧拉开空间,或者进行无球跑动,随时准备接球投篮。”
“其他人,一样。拉开空间,做好防守,打出转换。”
宫海涛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将一套全新的,完全围绕林风个人能力打造的“一星四射”和“动态进攻”体系,简单而清晰地布置了出来。
这套战术理念,对于常年打CBA传统阵地战的球员们来说,是颠覆性的,是前所未闻的。
“都听明白了吗?”宫海涛放下笔,问道。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球员们还没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们看着战术板上那个全新的体系,看着那个被放在了至高无上位置的名字,心里五味杂陈。
有的人感到兴奋和期待,他们已经亲身体会过和林风打球有多么轻松。
有的人感到失落和不甘,比如王哲和郭瑞,他们从球队的核心,一下子变成了功能性的角色球员。
但更多的人,是茫然。他们不知道,把所有赌注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到底是对是错。
“怎么?有意见?”宫海涛的眉头皱了起来。
“没有!”王哲第一个站了起来,大声回答。他看了一眼林风,眼神复杂,但最终还是化为了一丝释然和决绝,“宫指导,我没意见。林风比我强,球队就应该围绕他来打。只要能赢球,让我做什么都行。”
作为队长,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有了队长的支持,其他球员也纷纷表示没有意见。
只有郭瑞,还低着头,嘴唇紧紧地抿着,一言不发。
宫海涛看着他,冷冷地说道:“郭瑞,你呢?”
郭瑞的身体颤抖了一下。他抬起头,通红的眼睛看了一眼宫海涛,又看了一眼林风,最后,他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颓然地坐下。
“我……我也没意见。”
他知道,自己没资格有意见。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不甘和嫉妒,都只是个笑话。
宫海涛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最大的刺头,总算是被按下了。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的年轻人身上。
“林风。”
林风抬起头。
“现在,这支球队交给你了。”宫海涛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
“把亚洲杯的冠军,给我拿回来。”
林风看着宫海涛眼中那炽热的期望,看着战术板上那个代表着绝对权力和责任的圆圈,他没有说“我尽力”,也没有说“没问题”。
他只是平静地站起身,对着宫海涛,也对着所有队友,说了一句话。
“我的目标,不止于此。”
喜欢疯了吧?你管这叫58号落选秀?请大家收藏:(m.20xs.org)疯了吧?你管这叫58号落选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