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作词作曲来说,编曲是音乐制作过程中唯一可以通过训练而进阶的工作。
作词作曲存在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的状况,要么天赋异禀制造的作品就是受大众喜欢,要么就像徐达这样开挂,否则面试后都是被人扔进垃圾堆的存在。
编曲不一样,一首创作出来很普通的歌曲,如果经过严谨的编曲以后很大概率能够救回来,而那些与时代脱钩的怀旧金曲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编曲工艺也能够重获新生。
徐达这两年提升最高的不是他的唱功和舞蹈,也不是什么经营公司的视野格局,更不是什么电动大功率马达。
他能感受自己能力变化最大的就是通过在大量作品制作过程中不断提升的编曲能力。
在相对抽象的音乐创作中,编曲工作却需要极其理性的思维,形象一点就是音乐领域的计算机编程。
要有一定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地学习。
徐达在《produce 101》这个项目与其他的选秀节目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他安排了公司的编曲团队进驻。
这些编曲团队都是他亲自招募甚至是挖过来的人,如果说不防弹就会死公司内部有内部层级的话,那么编曲部门一定是太子级别的。
从去年开始,徐达就给编曲团队投喂了很多资源,例如《老手》《鬼怪》《釜山行》的影视配乐编曲,还有RED VELVET这些女团的收录曲编曲。
在团队进驻《produce 101》这个项目以前,徐达还特别叮嘱过他们,要他们珍惜好这次机会。
节目的选手就相当于品质各异的素材,表演曲目就相当于作画的底板,编曲团队要在这个大型画展中绘制出多种多样的作品。
但看过前面的舞台表演之后,这群王八蛋倒不是没有作品,只不过他们搞错了对象,他们只顾着调整选手在表演中演唱。
这根本就不是他们应该干的工作。
徐达这么看重编曲团队是有原因的,音乐短视频平台是他未来最重要的项目,而且在脑海中的B站的认证下,这个项目有极大概率是可以成功的,还不是一般地成功那种。
而音乐短视频的兴起对整个流行音乐圈的影响将十分巨大,徐达作为项目的推动者,比所有人都清楚影响的具体内容,甚至可以说是徐达在这个关口悄悄地主导着未来流行音乐的变革。
徐达在音乐短视频平台项目上有关音乐的决定,字母公司的所有人都没有质疑的想法。
短视频,言简意赅就是短。
所以徐达给短视频内容定下了‘黄金15秒’原则。
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注意力是极其稀缺的资源。现代人的平均注意力持续时间正在不断缩短,短视频作为一个上下滑动的沉浸式平台,用户做出划走决定的时间可能只有1到3秒。因此,视频的开头必须像钩子一样,瞬间抓住用户的好奇心。
徐达一开始提出这个理论完全是针对于针对于短视频音乐而言,在远古时期乃至现在的流媒体视频时代,一首歌曲能不能第一时间吸引人关键在于前奏的15秒。
而短视频因为具备随机截取的属性,可以随意截取歌曲任何部位的15秒作为开头,所以徐达把这个理论扩展到整首歌曲。
但这不是说整首歌都要做到完美,而是一首歌起码要有15秒的内容足够吸引人,然后再以15秒为核心制作歌曲。
一般的歌曲虽然只有3-5分钟,但其实作曲是跟作词都是长叙事的事情,以15秒为界限来创作一首歌不是不可能,但创作出来的东西九成九都是垃圾。
而这15秒的听觉任务最有可能落在编曲工作上来。
徐达判断,随着短视频的兴起,除了音乐行业对于编曲人员的需求会出现爆炸性增长,其他与短视频创作相关的行业也同样如此。
短视频跟长视频都有着视听冲击一体化的属性,另外的视觉方向,徐达判断音乐圈,尤其是KPOP的男团女团将进入舞蹈时代,未来的团体会开始疯狂地卷舞蹈能力和编曲。
虽然徐达的理论是基于音乐出发,但字母公司发现徐达的这套理论十分契合公司根据搜集数据得出来的短视频内容创作判断,甚至更进一步,直接点出了黄金节点是3-15秒。
华夏的新兴互联网企业别的不说,行动力那在全世界都是独占鳌头的。字母公司在确定徐达这套理论切实可行后,直接把理论扩大到整个项目,并嵌入了软件的推荐算法之中,而且还在短时间之内制定出了与‘黄金15秒’息息相关2个核心指标作为推荐算法的引擎。
完播率: 这是算法权重最高的指标之一。一个视频被完整看完的比例越高,算法就越认为它优质,会推荐给更多的人。如果一个视频在前15秒就让人失去兴趣,用户划走,完播率会非常低,这个视频基本就凉了。
平均观看时长: 算法不仅看是否看完,还会看用户平均观看了多久。即使一个视频有60秒,如果大部分用户都在第15秒离开,算法会判定视频的后半部分吸引力不足,从而限制其传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B站助我做顶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B站助我做顶流请大家收藏:(m.20xs.org)B站助我做顶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