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我拿起一个精巧的小马雕像,马鬃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木雕玩具,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男子,手指关节粗大,一看就是常年雕刻留下的痕迹,给孩子玩的。小郎君若有兴趣,可以定制。
我把玩着小马,这不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手办。突然灵机一动:老板,你能照着她的样子雕一个小人吗?
摊主上下打量我和李冶,目光在我的短发上停留了片刻:可以是可以,但价钱...
李冶插话:雕吧,我付钱。但要雕得像些。
摊主立刻眉开眼笑,从箱子里取出一块黄杨木,拿起刻刀开始工作。他的手法娴熟得令人惊叹,刻刀在木头上飞舞,木屑纷纷落下。不出半个时辰,一个栩栩如生的小李冶就完成了——连她低胸的裙口和长发的特点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太神奇了!我捧着木雕爱不释手,李冶看着我惊讶时的表情,这手艺在我们那...呃,在岭南绝对找不到!
李冶好奇地凑过来看:你要这个做什么?
留念啊,我笑着说,万一哪天我回岭南了,也好有个纪念。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李冶的表情明显黯淡了一下,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睛。但很快她又抬起头,强作笑颜:那就多买几个,把你和他们都雕进去。
李冶又让摊主雕了我、陆羽和朱放的小像。雕李冶时,摊主特别用心,连我的短发都通过木纹表现得淋漓尽致。四个小像排在一起,活脱脱就是我们这个小团体的微缩版。
真有意思,李冶轻轻抚摸着我的木雕,像是把时光凝固在这一刻了。
离开木雕摊,我们来到市集中央的广场。一群人围着一个高台,不时发出喝彩声。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在举办射箭比赛。
要不要试试?李冶用手肘捅了捅我。
我摇摇头:算了吧,我射箭水平一般。虽然大学时参加过射箭社团,但那用的是现代反曲弓,和古代弓箭差别很大。
怕什么,她怂恿道,赢了有奖品的。
我看了看台上陈列的奖品——最显眼的是一副精致的木画,木画上画着太湖山水,笔法细腻,连远处的帆影都清晰可见。李冶顺着我的目光看去,嘴角扬起:想要?
还行吧...我口是心非地回答,其实已经被那副木画深深吸引了。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李冶已经举手高喊:给我家郎君报个名!
我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工作人员已经在名册上记下了二字。
参赛者共有五人,每人可以射三箭。前面四个都是老手,看架势就知道经常练习。最好的一个三箭都射中了靶心,赢得满堂喝彩。
轮到我时,手心里全是汗。工作人员递给我的是一把传统长弓,比现代的反曲弓重多了,拉弦时需要更大的力气。我试着空拉了几下,调整呼吸。
别紧张,李冶在旁鼓励,就当是玩。
第一箭我太过紧张,箭直接脱靶了,引来一阵哄笑。我深吸一口气,回想以前教练教过的要领:站稳、呼吸、瞄准...第二箭总算中了靶子边缘,至少没脱靶。
第三箭我凝神静气,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靶心上。周围的声音仿佛都远去了,眼中只有那个红色的圆心。弓弦震动,箭离弦而出——
红心!摊主高声宣布。
人群发出惊叹,我得意地看向李冶,她正冲我竖大拇指,笑得比阳光还灿烂。虽然总成绩只排第三,但裁判还是给了个安慰奖——一个小巧的羊脂玉佩,温润光滑,上面雕着简单的云纹。
送给你,我把玉佩递给李冶,谢谢你带我出来玩。
她愣了一下,接过玉佩时我们的手指短暂相触,她的指尖微凉。没想到你还挺有心的。她轻声说,将玉佩系在了腰带上。
离开射箭场,日头已经偏西。李冶带我来到一家临河的茶肆休息。茶肆建在水边,木质的地板延伸到河面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平台。我们选了张靠边的桌子坐下,脚下就是潺潺流水。
累了吧?李冶点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茶香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还好,我活动了下酸痛的胳膊,就是这弓比我们那的重多了。
李冶一边斟茶一边给我讲起乌程的风土人情。你知道吗,她抿了口茶,阳光透过茶杯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太湖里有种银鱼,通体透明,鲜美无比,今晚让厨子做给你尝尝。
我正想回答,邻桌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突然大声议论起来。
听说李太白又出新诗了!一个穿蓝袍的说,激动得手舞足蹈。
是啊,另一个接话,摇头晃脑地吟诵,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真是绝妙!
我一口茶喷了出来。这不是李白的名句吗?按历史时间算,这首诗出自天宝十三载也就是753年的时候,现在是天宝九载750年,李白应该还没有写出这首诗,可是为什么已经有人吟诵?
怎么了?李冶奇怪地看着我,递过来一块帕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年一瞬白发如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年一瞬白发如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