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屋里,我反手闩上门,心脏仍在胸腔里剧烈跳动。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深吸一口气,将包袱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解开系带时,手指竟有些发抖。
包袱里整齐地叠放着一套崭新的青色圆领袍衫,布料是上等的吴绫,触手生凉。我展开衣服,发现内衬上绣着细密的云纹,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这做工,绝非寻常裁缝所为。衣服下面压着五锭雪花银,每锭约莫十两,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而在包裹的最下面,是一本薄薄的册子,封皮是靛蓝色的粗纸,上面用端正的楷书写着《乙未杂记》四个字,没有署名,也没有题跋。
我拿起册子,感觉比想象中要轻。翻开第一页时,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某种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当看清上面的文字时,我差点惊叫出声,手中的烛台险些跌落。那页上赫然写着: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于范阳,陷洛阳,次年入长安...
这是...这是记载安史之乱的书?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急忙往后翻去。书页在我指间沙沙作响,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未来几年发生的大事,包括马嵬驿兵变、杨贵妃之死、玄宗西逃等等,甚至一直写到了唐朝灭亡!最后一页记载的是天佑四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书中关于安史之乱前几年的记载,与我所知的历史几乎一字不差。这怎么可能?除非...
除非写书的人也能预知未来,或者跟我一样是穿越者!
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李哲将改变大唐命运。字迹瘦劲有力,转折处锋芒毕露,与书中正文的笔迹截然不同。
我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纸条在指间簌簌作响。这是谁写的?李冶吗?不,不像她那娟秀婉转的笔迹。而且她怎么会知道这些?除非...除非她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随即我又否定自己的想法,李冶身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不会是未来人。所以那玄真道长……
这个念头让我有些浑身发冷。我起身推开窗户,让夜风吹散满屋的燥热。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三更天了。站在窗前,任凭记忆翻滚,安史之乱的历史在我脑海中一点一滴的浮现。
我几乎彻夜未眠,就着微弱的烛光反复研读那本《乙未杂记》。书中除了现代书籍中的历史大事,还记录了许多奇闻异事,相当于野史,其中一则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
天宝十载,有异人自岭南来,通晓未来事。崔圆受杨国忠蛊惑,疑为妖人,欲擒之。异人遁去,不知所踪。
这不就是在说我吗?但天宝十载是明年的事,现在才天宝九载啊!难道这本书不仅记录了过去未来,还能预言尚未发生的事情?那李哲将改变大唐命运又是什么意思?我百思不得其解,至少凭我现在的能力又怎能改变大唐?。
书中还记载了许多宫廷秘闻和地方轶事,有些细节详尽得令人咋舌。比如记载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私通,连他们幽会的时间地点都写得一清二楚;又比如记载安禄山在范阳练兵的具体人数和装备,还有杨玉环被赐死只是假象,她被不明人士救走后东渡扶桑。
关于崔圆的秘闻让我格外关注,毕竟要按《乙未杂记》所述,我将改变大唐命运的话。首先是迈过崔圆这道坎。这里详细记载了关于崔圆自负文才,却被授为武职,因此有不得志之感。为改变现状受杨国忠所托谋害表叔李彦允一双儿女的详细内容,时间、地点,藏尸地点等等一清二楚。还有……,一共四条罪状我一一记在心里。
天亮时分,我终于撑不住趴在桌上睡着了。梦中,我看到李冶站在太湖边,白发在风中飞舞,身后是冲天的火光。她转过身来,嘴唇翕动,似乎在说什么,但我怎么也听不清。突然,她的面容扭曲起来,变成了一个陌生的道士模样,冲我诡异地笑着……
东家!东家!阿福急促的喊声把我惊醒。我猛地抬头,发现阳光已经洒满了半个屋子。
怎么了?这么慌张?我揉着酸涩的眼睛,嗓子干得发疼,灌下一大杯凉茶。
外面来了几个官差,说要查户帖!阿福急得直搓手,看打扮是苏州府的捕快,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家伙,凶神恶煞的。
我瞬间清醒,冷汗浸透了后背。户帖相当于唐代的身份证,我这个李慕白哪来的户帖?我强自镇定道:就说我马上来。然后迅速穿好衣服,把《乙未杂记》藏在了地板下的暗格里,又用脚把地板上的痕迹抹平。
来到前厅,三个穿青色公服的差人正在喝茶。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身高足有六尺,腰间挂着铁尺和绳索,一双三角眼透着凶光。另外两个年轻些的差人站在他身后,手按在刀柄上,警惕地打量着四周。
这位就是李掌柜?壮汉上下打量我,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我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年一瞬白发如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年一瞬白发如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