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过去了,我仍未能给出明确答案。师父并不催促,只是静静饮酒,等待我的回应。
弟子...似乎知道答案,又似乎不知道。我终于艰难地开口。
师父仰天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苍凉:那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见我仍一脸困惑,他正色道:罢了,不为难你。但这个问题,你确实需要想明白。
弟子也很想知道。我老实承认。
师父放下酒碗,神情忽然柔和下来:不急,为师此次长安之行,就是为你解惑而来。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道来。
我深吸一口气,将积压已久的疑问倾吐而出:《乙未杂记》是何人所写?又是谁给我的?师父与玄真道长之间有何过往?还有...
师父抬手打断我:干了这坛,听为师慢慢道来。
我们各自捧起酒坛,仰头痛饮。烈酒入喉,我顿觉浑身燥热,思绪却异常清晰。师父将空酒坛放在一旁,开始讲述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原来,师父与玄真道长早年同拜在白云子司马承祯门下,是白云子最得意的两位弟子。两人情同手足,一同习武修道。然而玄真学有所成后,野心渐长,贪图名利,结交了许多朝中权贵和皇室子弟。白云子得知后勃然大怒、严厉训斥。
但玄真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他觊觎白云子珍藏的宝书《乙未杂记》,趁夜潜入白云子密室。此书奇特,唯有在密室一线光下方能显现文字,其他地方翻阅,与白纸无异——除非遇到有缘之人。
玄真在一线光下偷看此书时,恰被白云子撞见。情急之下,他带着《乙未杂记》仓皇逃离。白云子震怒之下,命人拆毁密室,并将玄真逐出师门。
那书很特别,据说记载了上下两千年的兴衰更替。玄真带走后,书中内容便成了谜。师父叹息道,直至白云子羽化那日,玄真才重现阳台观,并长跪阳台观三天三夜以谢师恩。他谎称书已遗失,为师心软,便原谅于他。
我想象着年轻时的师父与玄真道长一同修行的场景——两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王屋山云雾缭绕的道观中习武炼丹,谈经论道。
后来为师云游四海,与玄真以飞鸽传书联系,一直未见异常。师父的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酒坛,直到你的出现。
玄真怎会知道书中内容?我敏锐地抓住关键点。
那日他潜入密室,想必在一线光下偷看到了一些。师父眉头紧锁,为师原本不确定,直到前日收到他的飞鸽传书,询问我教了你什么。信中他兴奋地称你为天选的有缘之人,我才起了疑心。
师父从袖中取出一张小纸条递给我:更可疑的是那只信鸽,有东宫特有的气味。
我接过纸条,借着月光辨认上面的字迹,果然提到天选之人等语,落款处还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
师父的表情变得凝重,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急切地问道:玄真道长是想扶持太子上位,做第二个李林甫?
师父摇头苦笑:非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的野心,远比你想象的大。
我倒吸一口凉气,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脑海:难道...他想号令天下?
若有李泌相助,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非难事。师父沉声道。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喃喃道:这局...布得也太大了。
这就是为师找你的第二个目的。师父忽然正色道,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忙,我助你一臂之力。
我立即双膝跪地:弟子李哲,谨遵师父教诲。
师父欣慰地扶我起来:为师要你延续大唐盛世,救黎民百姓于水火。无论安史之乱是否爆发,无论谁坐龙椅,只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我心中热血沸腾,却又有一丝迟疑:我...我行吗?转念一想,又问道:可以用武功?可以用丹药?
师父大笑摇头:功夫再高,能挡住千军万马?他随即正色道:对付恶人自然可用,但要依他之计、静观其变,变中取胜,适时击之。
我挠挠头,尴尬地笑了。师父又问:现在可有答案?
有了!我挺直腰板,声音坚定,为延续大唐盛世,为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不流离失所。我坚定地重复师父的话,心中迷雾渐渐散去。
孺子可教。师父满意地点头。
弟子回去便将此事告知李冶。我说。
不可!师父摇头,断然制止,那丫头虽心系天下,但性子刚烈,容易打草惊蛇。见我面露忧色,他又安抚道:不过你放心,为师十年之内定会助你,也会暗中保护于她。
我想到李泌曾说需要之事,还是不放心。连忙告诉师父。
无碍。师父摆摆手,那丫头命格确实特殊,正因如此,命也硬得很。为师曾观其脉象,不同凡人。他顿了顿,似在斟酌用词,为师尝试以内力助她,却无法打通其经脉,破解无方。那一头白发,便是经脉紊乱所致。
经脉紊乱?无法可解?我心头一紧。师父看出我的焦虑,接着又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年一瞬白发如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年一瞬白发如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