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气候依旧炎热,但宋玖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已经逐渐从最初的紧绷和手忙脚乱,过渡到了有条不紊、渐入佳境的状态。
在王制片的新项目团队里,她凭借着自己的细心、努力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很快赢得了同事的认可和信任。执行统筹的工作虽然繁琐,压力巨大,需要协调各方、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但她似乎天生就适合这种需要高度条理性和责任心的岗位。她不再是最初那个需要事事请教、小心翼翼的新人,开始能够独立负责一些小的模块,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能预判和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
忙碌而充实的工作,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她很清楚,自己正在一条正确的、充满挑战但也前景广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她走得坚定而踏实。
然而,在忙碌的间隙,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独自回到住处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思念总会悄然袭来,像无声的潮水,漫过心防。
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甚至依赖每天和傅诗淇的视频或电话。不再是仅仅报平安,她会主动跟他分享工作中的点滴,遇到的难题,解决后的喜悦,甚至只是听到他絮絮叨叨讲片场的琐事,都能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和愉悦。
她开始学会更直接地表达情感。有时视频到一半,看着他因为剧情需要而略显憔悴的脸,她会忽然轻声说:“淇淇,我想你了。”
这话说出来,她自己都会有点不好意思,脸颊微热。但看到屏幕那头傅诗淇瞬间亮起来的眼睛和咧开的笑容,她又觉得,直白一点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她以为,只要两人都想着对方,保持着联系,距离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克服。
直到她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联系不上”。
傅诗淇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不爱看手机,以及,似乎永远记不住要主动充话费。
以前她在他身边,会默默帮他留意话费余额,快到临界点时顺手就帮他充上。他的手机消息提示音总是响个不停,他经常嫌吵直接静音,然后扔在一边沉浸到剧本或发呆里,是她会适时提醒他查看重要信息。
现在她不在他身边了,这个问题就彻底暴露了出来。
有一次,她晚上收工早,心情很好,想跟他多聊一会儿。电话打过去,却是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停机……”
宋玖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她无奈地笑了笑,熟练地打开支付软件,给他充了话费。几分钟后再打,电话通了,但响了很久没人接。
她猜他大概又在看剧本或者发呆,没听见。她没再继续打,只是发了条微信:“淇淇,电话打不通,看到回我。”
结果一直到她第二天早上醒来,才看到他凌晨才回过来的消息:“刚下戏看到!昨天是不是又忘充话费了?谢谢玖玖![可爱表情包]”
看着他发来的那个傻乎乎的表情包,宋玖对着手机屏幕,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心里那点因为联系不上的小小失落,也变成了无奈的纵容。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有时她忙完一天,满怀期待地想听听他的声音,却总是要经历“停机-充值-无人接听-晚回复”的循环。
她这才真切地体会到,以前自己在他身边,默默替他处理了多少这类琐碎的“小事”,才让他能如此“两耳不闻窗外事”地专注于他的世界。也才意识到,现在想要即时听到他的声音,变成了一件多么需要“运气”的事情。
联系不上的时候,思念无处排遣,便会更加汹涌。
宋玖找到了另一种“充电”方式——翻看以前给傅诗淇拍的照片。
她的手机里,存着大量以前工作时抓拍他的瞬间:片场休息时他抱着剧本打瞌睡的侧脸,阳光下他认真练习动作的剪影,喝茶时他微微眯起眼的惬意,钓鱼时他专注安静的背影,甚至是他发呆放空时有些傻气的表情……
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一个真实的、不加掩饰的傅诗淇。透过镜头,她捕捉到了他许多不为人知的细微表情和状态,那是她眼中独一无二的他。
看着这些定格的瞬间,仿佛就能穿越时空,触摸到当时的温度和气息。思念在安静的翻看中无声地累积,发酵,变得醇厚而绵长。她会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他还有多久能拍完《梦醒长安》,计算着下一次可能的见面时间。
而此时的横店,傅诗淇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疾风骤雨般的变化。
八月初,《琉璃》如期播出。起初并未立刻掀起巨大水花,但随着剧情深入,口碑持续发酵,热度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到了八月底九月初,这部剧和他的名字,彻底引爆了整个暑期档,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热度峰值。
一夜之间,傅诗淇真正意义上地“爆红”了。
这种“红”,是能切身感受到的。
最直观的变化,是每天在酒店和片场外围守候的粉丝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以前可能只有零星几个熟悉的站姐和粉丝,现在则是乌泱泱一大片,各种相机镜头、手机屏幕构成了一道密集的“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靠近你多一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靠近你多一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