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制片那里确认了《底线》邀约确实被公司以“档期冲突”为由婉拒后,宋玖心里有了底。她没有立刻采取行动,而是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同时在心里默默完善着计划。
她知道,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做得太刻意。最好的方式,是创造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机会,让傅诗淇能够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底线》的制片方,并且让公司的高层在不经意间了解到这件事的蹊跷之处。
几天后,一个合适的机会出现了。
王制片团队与公司高层有一个定期的项目协调会,讨论双方合作后的资源整合和初步项目规划。宋玖作为执行统筹,也需要列席会议,负责记录和跟进。
会议在X瑞公司的一间大会议室进行。气氛融洽,双方就几个潜在的合作项目交换了意见,讨论热烈。
会议进行到后半段,话题稍微轻松了一些,开始聊一些行业内的动态和近期值得关注的项目。
宋玖看准时机,在负责会议记录的同时,看似无意地、用闲聊的语气对身旁的王制片低声说了一句:“王老师,前两天我跟进那个平台定制剧的备案信息时,看到《底线》好像已经备案公示了,进度挺快的。”
她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坐在附近的几位x瑞高管也隐约听到。
王制片闻言,很自然地接话道:“是啊,老闫(闫制片)抓得紧,平台也催得急。他们那个男二号周亦安,青年法官,设定挺好的,戏份吃重,演好了很出彩。之前我还跟X瑞这边推荐过成毅呢,可惜档期不合。”他说这话时,语气带着些许遗憾,完全是就事论事的态度。
坐在主位的一位欢瑞高管听到了这话,眉头几不可查地微微蹙了一下,随口问了一句:“《底线》?哪个《底线》?最高法那个项目?”
“对,就是那个。”王制片点点头,“制作团队挺强的,题材也正,是个好饼。”
那位高管“哦”了一声,没再多问,但眼神里闪过一丝思索,似乎将这个信息记下了。宋玖注意到,这位高管并不是吴姐直接汇报的上级,但在公司内部颇有话语权。
会议继续,这个小插曲很快被其他话题淹没,仿佛没有发生过。
但宋玖知道,种子已经埋下了。一位有分量的高管听到了“成毅曾被推荐但因档期不合被婉拒”的信息,只要他稍加留意,去了解一下公司近期收到的项目邀约,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傅诗淇近期并没有排满到需要婉拒这种重要项目的档期。
她不需要直接告状,只需要提供一个引子,让公司内部自己去发现和质疑。这远比她或者傅诗淇去申诉要来得有效和安全。
第一步完成,宋玖开始筹划第二步:为傅诗淇创造与闫制片见面的机会。
她通过王制片,了解到闫制片近期正在为《底线》的选角奔波,经常会出现在几个固定的业内聚会场所或公司。其中一个地方,恰好是王制片团队下周需要去拜访的一家后期制作公司,闫制片那天也会在那里谈事。
宋玖没有将完整的计划告诉傅诗淇,只是在那天早上,看似随意地提醒他:“淇淇,今天下午我要跟王老师去‘幻影’后期那边开个会,讨论《南风》的一些特效细节。我记得你之前不是说对《南风》里几个特效场景有点想法吗?要不要一起去看看?顺便可以和他们的技术总监聊聊。”
她特意模糊了焦点,将理由引向工作和技术探讨,避免引起他的过度思考和紧张。
傅诗淇对特效确实感兴趣,而且能和宋玖一起出门,他也很乐意,没多想就答应了:“好啊!正好下午没什么事。”
下午,两人准时到达“幻影”后期公司。王制片带着团队先去会议室了,宋玖则陪着傅诗淇在公共休息区等候,顺便看看公司展示的一些特效样片。
宋玖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四周,实则留意着门口的动静。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闫制片和几个人说着话走了进来。
宋玖轻轻碰了一下傅诗淇的胳膊,低声道:“咦,那不是闫制片吗?《底线》的制片人。”
傅诗淇闻言,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业内知名的制片人闫先生。他眼睛亮了一下,显然对这位制片人和他手里的项目很感兴趣。
宋玖看着他,语气自然地说:“你要不要去打个招呼?聊聊?我记得王老师说闫制片之前还挺欣赏你的。”
她的话带着鼓励和暗示,却又显得很随意。
傅诗淇有些犹豫。他性格里还是有些腼腆和谨慎,不太擅长主动搭讪。
就在这时,闫制片似乎也看到了他们,目光在傅诗淇身上停留了一下,似乎认出了他,脸上露出友善的笑容,还微微点了点头。
这下,傅诗淇不好再犹豫了。他深吸一口气,对宋玖说:“那我过去打个招呼。”
“嗯,去吧,我在这边等你。”宋玖点点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靠近你多一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靠近你多一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