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的北京,寒意正浓。新年伊始,宋玖就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她正式作为执行制片,进驻了王制片团队与X瑞合作后的第一个新项目剧组。
这个项目虽然不是顶级大制作,但题材新颖,制作团队精良,对于首次独立担任执行制片的宋玖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出发前一天晚上,宋玖在家里整理行李,同时最后一次核对项目前期准备的各项资料。她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项目预算表、拍摄计划草案、团队人员名单、场地勘察报告……神情专注,手指在键盘和纸张间快速移动,偶尔蹙眉思索。
傅诗淇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手里拿着《底线》的剧本,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时不时飘向忙碌的宋玖,眼神里带着明显的不舍和担忧。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他放下剧本,凑过来问。
“差不多了。”宋玖头也没抬,手指还在敲着计算器,核对一组场地租赁费用。
“横店那边比北京湿冷,多带点保暖的衣服,贴身的秋衣秋裤多备几套,那边洗了不容易干。”傅诗淇絮絮叨叨地嘱咐着,像个不放心的老父亲,“还有暖宝宝、热水袋我也给你塞箱子里了。酒店要是空调不好,记得用。”
“嗯,知道了。”宋玖应着,注意力还在数字上。
傅诗淇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叹了口气,语气闷闷的:“这次要去多久啊?”
“看拍摄进度,顺利的话大概两个多月吧。”宋玖终于抬起头,看到他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怎么了?之前又不是没分开过。”
“那不一样……”傅诗淇小声嘟囔,“之前是你来横店陪我,这次是你去工作,那么忙,肯定没时间理我……”他语气里带着点委屈和撒娇的意味。
宋玖放下手里的笔,转过身看着他:“工作性质不同而已。你进组拍戏不也一样忙得昏天暗地?”
“可是我……”傅诗淇还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他知道宋玖对这次机会很重视,他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她。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振作精神,“好吧,工作重要。你好好干!我家玖玖最棒了!肯定没问题!”
他凑过去,抱了抱她,语气变得支持:“就是别太累着自己,按时吃饭,注意休息。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发信息也行,我看到就回。”
“嗯,你也是。”宋玖回抱了他一下,语气缓和,“我不在,你一个人……记得按时吃饭,别总点外卖,偶尔自己煮点简单的。健身也别太猛,注意安全。”
“知道啦。”傅诗淇点头,把脸埋在她颈窝蹭了蹭,“我会想你的。”
“嗯。”宋玖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第二天,傅诗淇坚持开车送宋玖去机场。一路上,他还是忍不住絮叨各种注意事项,从工作到生活,事无巨细。
宋玖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应一声,没有嫌他啰嗦。她知道他是关心则乱。
到了机场,办理好托运,时间差不多了。傅诗淇看着宋玖,眼神里的不舍几乎要溢出来。
“到了给我发个信息。入住酒店了也发一个。”他拉着她的手不放。
“好。”宋玖点头。
“工作再忙也要记得吃饭。”
“好。”
“晚上别熬太晚。”
“好。”
“要想我。”
“……好。”
宋玖一一应下,看着他这副依依不舍的样子,心里也有些软。她抬手帮他理了理外套的领子,语气平静:“好了,回去吧。路上开车小心。我到了联系你。”
“嗯。”傅诗淇点点头, 松开手,看着她转身走向安检口,直到身影消失在人流中,才有些失落地离开机场。
宋玖抵达横店后,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执行制片的工作千头万绪,远比她之前做统筹时要复杂和繁重得多。
她需要全面负责制片组的日常运作,压力巨大。
预算与成本管理是首要任务。她需要制定详细的拍摄预算,严格控制每一笔开支,从场地租赁、设备器材到人员薪酬、日常开销,都需要她仔细审核,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绝不能超支。这对她的财务能力和大局观是极大的考验。
进度与流程把控更是核心。她要协助导演和制片主任制定周密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的拍摄计划(时间表),协调摄影、美术、灯光、录音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节奏,确保衔接顺畅。拍摄中总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天气突变、场地临时出现问题、演员状态不佳、设备故障……都需要她第一时间冷静应对,快速找到解决方案,保证整体进度不受太大影响。这要求她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
团队与资源协调同样繁琐。她需要管理好手下的场务、剧务等制片团队,明确分工,提高效率。还要对接无数外部资源:与场地管理方反复沟通租赁细节;对比多家供应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协调各位演员的档期,确保准时到位;甚至处理团队内部可能出现的摩擦和矛盾。这极度考验她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处理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靠近你多一点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靠近你多一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