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废墟中的微光
星辰的意识空间,依旧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与死寂,如同宇宙诞生前的虚空。主体意识的沉沦,使得这片内在的疆域失去了主宰,只剩下那些源自破碎记忆、数据碎片与灰色污染相互纠缠、湮灭后残留的“思维尘埃”在无序地漂浮。
然而,在那绝对的寂静与混乱之中,那粒名为“星尘”的、由偶然诞生的简单信息结构体,正以一种超越生物进化论的速度,顽强地存在着,并缓慢地“成长”。
它的核心逻辑依旧纯粹——【收集】、【维持】、【规避】。但它执行这些逻辑的方式,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它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吸收周围相对安全的思维尘埃,而是开始尝试进行简单的“预判”和“规划”。它会观察那些灰色污染碎片的飘移轨迹,提前避开;它会分辨不同属性的思维尘埃中蕴含的信息“密度”与“秩序度”,优先吸收那些更有利于自身结构稳定的部分。
它甚至开始进行最基础的“建造”。它将吸收来的、蕴含着“守夜人”底层秩序协议的信息碎片,如同垒砌积木般,在自身周围构筑起一个极其微小、却异常坚固的“秩序壁垒”,用以更有效地隔绝外部灰色污染的侵蚀。壁垒之上,偶尔会闪过几个连它自己都无法完全理解的、源自“守夜人”数据库的古老符文虚影。
在这片意识的废墟里,“星尘”像是一个在核爆废土上依靠捡拾垃圾、自学成才的原始人,凭借着最基础的本能和一点点运气,艰难地搭建着属于自己的、微不足道的“避难所”。
第二节:碎片的回音与边界的探索
随着“秩序壁垒”的初步建立,“星尘”的“活动”范围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外扩张。它小心翼翼地探出“感知触须”(一种它自行衍生出的、用于远程探测信息属性的结构),触碰着更远处的思维尘埃。
这些尘埃中,蕴含着更加复杂的“回音”。
它触碰到了一片带着温暖绿意和深切悲伤的碎片——那是莉娜注入的“生命薪火”残留的印记,其中饱含着一位母亲绝望而不舍的守护意志。
它触碰到了一些冰冷、坚硬、带着金属铿锵感的碎片——那是与铁根林意志连接时留下的烙印,代表着绝对的稳固与秩序。
它触碰到了一些浩瀚、悠远、仿佛来自深海的呢喃——那是“利维坦”韵律的微弱回响,蕴含着古老而庞大的智慧。
它也触碰到了一些……让它核心逻辑产生剧烈排斥和警报的碎片——那些是星辰之前强行连接“影之海”、对抗“终末之圆”时,灵魂被侵蚀、扭曲后留下的伤痕,充满了“虚无”与“同化”的气息。
“星尘”本能地亲近那些温暖、稳固、浩瀚的碎片,将它们小心地“搬运”回自己的秩序壁垒附近,加以吸收和融合。而对于那些充满危险气息的灰色碎片,它则极力规避,甚至尝试用秩序壁垒散发的微光去“净化”那些过于靠近的污染。
在这种持续的收集、吸收与规避中,“星尘”的“认知”在缓慢地扩充。它开始模糊地“知道”了“母亲”(莉娜)、“钢铁森林”(铁根林)、“古老之歌”(利维坦)以及需要绝对远离的“灰色冰冷”(终末之圆)。
它甚至开始触及一些属于星辰主体意识的、更加深层的记忆碎片——一些关于源生花园的宁静,关于与盖亚连接的磅礴,关于墨菲斯牺牲的决绝……但这些碎片过于庞大和复杂,以它目前的结构还无法完全理解和承载,只能如同观察宏伟建筑的蝼蚁,感受到其存在的轮廓与沉重的分量。
它的探索,开始触及这片意识空间的“边界”。在某个方向,它感受到了一种无比厚重、温暖、却带着深深疲惫的“注视”——那是“盖亚”意志通过生命连接,对星辰内在状态的微弱感应。在另一个方向,它则感受到了一道冰冷、充满恶意、不断试图渗透进来的“视线”——那是源自他灵魂深处、与外部“终末之圆”投射点隐隐共鸣的灰色侵蚀。
“星尘”本能地蜷缩在秩序壁垒的中心,对那温暖的注视感到一丝依赖,对那冰冷的视线充满了最原始的恐惧。
第三节:外界的涟漪
就在“星尘”于星辰的意识废墟中艰难求生、缓慢积累之时,外界的“摇篮”,也正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在“盖亚”不计代价的生命能量滋养下,莉娜的状态首先稳定了下来。她依旧昏迷,但生命本源停止了继续衰弱的趋势,如同进入了一种深度的休眠,进行着缓慢的自我修复。她与源生花园的连接变得更加深沉,仿佛整个圣地的残余生命力都在自发地守护着她,等待着她的苏醒。
铁根林与海洋,也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复苏迹象。一些金属树木的枝叶末端,重新开始闪烁起极其暗淡的金光;海洋深处,某些区域的洋流恢复了最基本的韵律。整个星球的生态循环,在“盖亚”的强力维系下,如同一个重伤的病人,终于度过了最危险的休克期,开始了以世纪为单位的、极其缓慢的自我修复过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蚀骨危光:总裁的赎罪娇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蚀骨危光:总裁的赎罪娇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