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正规化”旋风吹到X军时,在军营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对那些从战争年代摸爬滚打出来的老革命们来说,许多新规矩让他们感到格外别扭甚至“恼火”。
这天上午,军部机关进行军容风纪突击检查。由新任代理副参谋长邵明珠带队,军务科的几名参谋跟着。检查到军长梁光涛办公室门口时,邵明珠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敲了门。
“进来!”里面传来梁光涛洪亮的声音。
邵明珠推门进去,立正敬礼:“报告军长!军务部门进行军容风纪例行检查!”
梁光涛正趴在桌上研究地图,头也没抬,挥挥手:“查吧查吧!老子这儿没事!” 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风纪扣敞开着,袖子挽到胳膊肘,帽子随手扔在旁边的椅子上。
邵明珠看了看身旁军务参谋为难的脸色,只好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军长……这个……新的《内务条令》规定,机关办公时间,必须着装整齐,扣好风纪扣,戴正军帽……”
梁光涛这才抬起头,皱着眉头,扯了扯自己的领口,一脸不耐烦:“啥?风纪扣?扣上这玩意儿脖子勒得慌!喘气都不痛快!老子打仗那会儿,光膀子都跟鬼子干!现在坐办公室了,倒讲究起这个来了?”
邵明珠陪着笑,耐心解释:“军长,您说的是。可现在不是提倡正规化嘛……苏联顾问说了,军人仪表体现军队纪律和精神面貌。 咱们现在是首都卫戍部队,代表国家形象,得注意点……”
“狗屁形象!”梁光涛骂了一句,但看着邵明珠一脸认真的样子,又看了看旁边几个紧张的小参谋,他烦躁地摆摆手,“行了行了!就你们事儿多!” 他嘴里嘟囔着,但还是不情不愿地把袖子放下来,胡乱系上了风纪扣,又把帽子抓过来扣在头上,歪戴着的。
“军长……帽子……帽子要戴正……”邵明珠忍着笑,小声提醒。
梁光涛气得瞪了他一眼,把帽子扶正,没好气地说:“这下行了吧?赶紧查完滚蛋!别耽误老子看地图!”
“是!谢谢军长配合!”邵明珠赶紧敬礼,带着人溜了出去。关上门,还能听见梁光涛在屋里抱怨:“正他妈规化……规矩比鬼子炮楼还多……”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在上演。训练场上,来自苏联的教官正在教授标准的正步走。要求抬头、挺胸、收腹,手臂摆动幅度、步幅、步速都有严格规定。
一些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连长、老营长们看得直嘬牙花子。一位脸上带疤的营长忍不住对身边的团长嘀咕:“团长,这走的啥玩意儿?花架子!好看是好看,能打仗吗?咱们以前冲锋,猫着腰,怎么快怎么来!这直挺挺地走,不成了敌人的活靶子了?”
团长其实心里也嘀咕,但嘴上还得说:“老李,少发牢骚!这是上级要求!正规化! 懂不懂?要向人家苏联老大哥看齐!”
“看齐看齐……这腰杆挺得,比我家婆娘擀面杖还直……”老营长小声吐槽,逗得周围的战士想笑又不敢笑。
日常生活中,各种“细枝末节”的规范更是让老同志们头疼。比如,“三人成行,二人成列” 的走路规矩。几个老战友凑一块儿,习惯性地并排走,边聊边晃悠,经常被执勤的哨兵或巡逻的军务干部礼貌地提醒:“首长,请成纵队行进。”
又比如,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请销假制度。以前打仗,作息不固定,老同志们习惯了随意。现在要求按时熄灯、起床,出门办事要请假,回来要销假。有些老参谋晚上研究战备熬夜,早上难免起晚,就会被记录,甚至影响到单位评比。
再比如,文书格式的规范化。过去的报告、命令,经常是口语化,怎么顺溜怎么写。现在要求使用统一的格式、术语,甚至标点符号都有讲究。这可难坏了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老革命,写个报告抓耳挠腮,比带兵冲锋还累。
政委赵刚在这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虽然也觉得有些规定过于刻板,但他更清楚正规化建设对于军队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他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
“同志们!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游击习气向正规化转变,是人民军队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过去我们条件艰苦,强调灵活机动,有些‘土办法’是有效的。但现在不同了!我们要建设的是强大的国防军,要协同作战,要掌握现代化装备,没有统一的、严格的条令条例和作风纪律,是绝对不行的!”
他也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我知道,有些老同志觉得不习惯,嫌麻烦。但大家想想,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捆在一起就折不断。 正规化,就是把我们成千上万的指战员,用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行动准则,‘捆’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苏联红军的强大战斗力,正是建立在高度正规化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要虚心学习!”
在赵刚的耐心教育和邵明珠等一批年轻、接受能力强的中层干部的带头执行下,X军的正规化建设还是在磕磕绊绊中逐步推进。训练场上,正步走得越来越整齐;营区内,军容风纪有了明显改观;机关办公,效率也在规范化中逐步提升。
当然,私下里的抱怨和趣事依然不少。但渐渐地,一种新的、严谨有序的作风,开始在这支功勋卓着的部队中生根发芽。而对于邵明珠来说,如何既坚持原则推进正规化,又能巧妙化解老同志们的抵触情绪,成了他代理副参谋长任上面临的第一个重要考验。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