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你们打得好!我们一定守住!为牺牲的同志报仇!” 接防的连长用力回握。
在向后转移的路上,X军的队伍显得有些沉默。战士们背着行囊,扛着武器,默默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队伍中,多了许多空着的位置,那是牺牲的战友留下的。但他们的眼神,却比出征时更加坚定和成熟。他们用巨大的代价,换来了与世界上最强大军队作战的宝贵初体验。
邵明珠没有随大部队立即后撤,他留在了前指,争分夺秒地开始了工作。他召集了参与此次作战的各师、团、营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甚至还有一些经历过血战幸存下来的连长、排长和战斗骨干,召开了一系列的战术检讨会。
帐篷里,挂起了详细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每一次战斗的细节。邵明珠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大家都说说!这一仗,怎么打的?哪里打对了?哪里吃亏了?美军到底有什么特点?我们该怎么对付他们?”邵明珠开门见山。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但随着邵明珠的引导和坦诚,会场气氛热烈起来。
“邵副参谋长,我觉得咱们‘小群多路’这招对了!要不是分散接敌,伤亡更大!”
“对!但接敌距离还得更近!最好冲到五十米内再开火!美军的枪太准了!”
“夜战近战是我们的法宝!但白天怎么防炮、防空是大问题!工事一定要挖深!”
“美军的坦克厉害,但侧面和后面软!用集束手榴弹和爆破筒,靠近了打有效!”
“他们的电台太厉害,一叫炮火就来!咱们得想办法先打掉他们的指挥和通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血淋淋的实战经验一点点剖析出来。邵明珠认真地记录着,不时追问细节。他不仅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更要直面失败的教训,分析每一次伤亡背后的原因。
夜晚,在昏暗的马灯下,邵明珠铺开稿纸,开始撰写那份至关重要的总结报告。他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战士们用生命谱写的壮烈诗篇,是志愿军将士用智慧凝结的克敌法宝。报告的标题,他慎重地写下了:
《关于与美军作战之战术经验总结与初步思考》
他知道,这份报告,将带着云山战火的温度,飞向志司,飞向志愿军各级指挥员手中,为后续更加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一份沉甸甸的、用鲜血换来的指南。而他和X军,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后,将暂时退往后方,舔舐伤口,补充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的亮剑出鞘!
在X军移防至价川地区进行休整后不久,一天下午,军部接到了志司发来的一封特殊电报。电报内容简短却分量极重:“着X军副参谋长邵明珠同志,即刻前来志司指挥部报到。彭。”
落款只有一个“彭”字,却让整个X军军部为之震动!
“彭老总要亲自见你!”梁光涛拿着电报,神色严肃中带着激动,对邵明珠说,“明珠,这是个重要的机会!老总肯定是看中了你在前两次战斗中的表现,要当面听听你的想法!你准备一下,马上出发!”
赵刚叮嘱道:“明珠,彭总一向重视实战经验,尤其喜欢有独到见解的干部。你见到老总,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什么想法,大胆说,不要害怕!1942年山本特工队袭击大夏湾,是我带着咱们独立团剩下的两个营保卫老总的安全,当时老总发觉咱们团少了一个营,还嚷嚷着撤我的编!”
邵明珠心中也是波澜起伏。这位八路军副总司令,这位功勋卓着、威名赫赫的统帅,是他深深敬仰的人物。能够当面汇报思想,无疑是巨大的荣幸和责任。他仔细整理了关于两次战斗的思考笔记,带上必要的材料,在一名警卫员的陪同下,骑马赶往位于大榆洞的志司指挥部。
志司指挥部比军部更加隐蔽和繁忙,天线林立,人员进出匆匆,气氛严肃紧张。经过严格检查后,邵明珠被一名参谋引到了一间依山开挖、加固过的宽敞窑洞前。
“报告!X军副参谋长邵明珠奉命报到!”邵明珠在洞口立正,高声报告。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
邵明珠整了整军帽,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窑洞。窑洞内陈设极其简陋,一张宽大的木桌上铺着巨大的军事地图,墙上也挂满了地图。一位身材不高、却显得异常结实、眉宇间凝聚着威严和风霜之色、身穿普通棉军装的中年人,正背对着门口,俯身在地图上研究着什么。旁边站着几位志司的高级参谋。
听到脚步声,那人转过身来。正是彭总。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瞬间落在邵明珠身上,上下打量了一下,脸上没有任何寒暄的笑容,直接开口,声音洪亮:“你就是邵明珠?X军那个提出‘放头掐尾’、‘小群多路’打法的副参谋长?”
“报告司令员!是我!”邵明珠挺胸抬头,声音洪亮地回答。
“嗯,坐。”彭老总指了指桌旁的木凳,自己则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开门见山,“你们X军这两仗,打得不错!特别是云山这一仗,虽然伤亡大,但意义更大!把美国佬的王牌团啃下来,打掉了他们的气焰,也给我们全军摸了底!电报里说不清楚,现在你当面给我讲讲,跟美国鬼子交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觉得,这仗,往后该怎么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