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51年7月3日清晨
地点:朝鲜开城,来凤庄(临时设定的中立会晤点)
一座略显古旧但经过简单整理的朝鲜传统庭院内,一间宽敞的韩式大厅被布置成临时会议室。长条桌铺着绿色绒布,中间摆放着简单的花瓶。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中方先遣组六人,在组长邵明珠的带领下,提前十分钟抵达会场。邵明珠穿着熨烫平整的军装,神情沉稳,目光锐利。他身后左侧是主要翻译丁国钰,右侧是法律顾问柴成文。身后依次是军情参谋成普、记录员薛宗和保卫联络官李平。
美方代表团迟到了五分钟,一行七人,在一位身材高大、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眼镜、身着笔挺美军将官制服(少将军衔)的中年男子带领下,迈着略显傲慢的步伐走了进来。为首者正是美方首席联络官,亚瑟·迪安少将,一位以精明、强硬和熟悉东方事务着称的外交官兼军人。他身后跟着军事顾问、翻译、记录员等,个个面无表情,气场逼人。
双方没有握手,只是微微颔首,分坐长桌两侧。空气仿佛凝固了。
迪安少将坐下后,没有寒暄,直接用英语开口,语速平缓却带着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先生们,我代表联合国军司令部,对在此地举行这次初步接触表示关注。我必须首先指出,选择在开城这样一个……尚存在军事不确定性的地点,并非最理想的选择。” 他的翻译同步进行。
这是一个下马威,意在质疑中方的诚意和控制力,并暗示军事优势仍在他们手中。
丁国钰立刻精准、清晰地翻译给邵明珠,同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迪安语气中的轻慢。
邵明珠面色不变,等丁国钰翻译完,他平静地看向迪安,用中文回答,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迪安将军,开城是双方协商认可的中立会晤点。确保此地的绝对安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如果贵方对自身控制区内的安全都没有信心,那我们将对后续谈判的诚意和环境表示严重关切。” 丁国钰的翻译几乎同步,语气不卑不亢,完全传达了邵明珠的立场。
邵明珠的回答,避实就虚,反将一军,将“安全问题”的责任抛回给了美方,暗示如果出事是美方无能或不诚。
迪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没想到对方反应如此迅速且强硬。他微微调整坐姿,继续施压:“诚意需要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注意到,近期仍有军事冲突发生。在谈判期间,持续的军事行动无疑会破坏气氛。”
柴成文低声在邵明珠耳边快速提示:“他在模糊焦点,试图将零星冲突的责任归咎于我方,为可能的军事行动找借口。”
邵明珠会意,立即回应:“迪安将军,我们此次接触的首要议题,正是商讨实现停火的具体安排。 在停火协议达成前,任何军事接触的责任,应由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承担。我方一贯主张尽快实现全面停火。”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此次接触的核心议程——停火,并明确了责任方。
迪安见下马威效果不佳,转而切入“正题”,但话中带刺:“好吧,让我们谈谈议程。我们认为,谈判应首先讨论战俘遣返问题。这是人道主义的关键,也最能体现诚意。” 他试图抢占道德制高点,并打乱中方预设的以军事分界线为先的步调。
成普立刻低声对邵明珠说:“小心!他们想用战俘问题牵制我方,他们在战俘数量和心理上可能做文章。”
邵明珠心中警铃大作,美方果然想打乱节奏。他沉稳应答:“迪安将军,议程需要全面考量。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关系到停火的稳定和持久,是停战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建议,首先商讨分界线问题,战俘问题可在其框架下另行详细讨论。” 他坚持预设议程,毫不退让。
迪安不肯罢休,抛出一个尖锐问题:“关于分界线,我方认为,应以当前实际接触线为基础。我军在某些地段已推进至三八线以北,这是既成事实。” 这是核心较量,企图利用局部战术推进来改变战略态势。
“绝对不能接受!” 柴成文忍不住低声疾呼,随即冷静地快速向邵明珠提供法理支持,“国际惯例和停战协议精神,应以战前界线或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界线为基础,而非某一时的战术推进。 这是原则问题!”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直接引用柴成文的观点:“将军阁下,国际实践表明,停战分界线的划定,应遵循公平和对等的原则,考虑历史经纬和战前状态,而非某一时刻的军事接触点。 以三八线为基础进行协商,是公平且合理的出发点。贵方所谓‘既成事实’,是违背停战谈判精神的。”
迪安脸色沉了下来,对方的法理依据很扎实。他强硬反驳:“实力即真理! 我军有能力守卫目前的战线!”
“如果贵方执着于‘实力即真理’,那我们就回到了战场对话的模式,而非坐在谈判桌前。” 邵明珠毫不畏惧,直接点破对方的潜台词,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坐在这里,正是为了用智慧和理性取代武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