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陷入僵局。美方另一名成员,一位上校,突然插话,语气刁钻:“邵先生,即便讨论分界线,贵军能否保证其武装人员不会渗透、破坏未来的非军事区?我们如何监督?”
这是一个操作层面的陷阱,试图诱使中方提前承诺单方面约束,并引入外部监督话题。
薛宗飞快地记录着对方的每一个用词和细微表情。李平在外围警惕地观察美方随从的动静。
成普立刻低声提供信息:“我军纪律严明,但必须对等。他们也可能进行侦察破坏。”
邵明珠没有被带偏,冷静回应:“确保非军事区的安宁,是双方对等的责任。 具体的监督和核查机制,应在达成停火协议后,由双方军事人员共同商讨制定。现在讨论为时过早。” 他巧妙地将“监督”问题推后,并强调“对等”原则。
迪安见细节纠缠占不到便宜,再次升高压力,身体前倾,盯着邵明珠:“邵先生,我必须提醒你,拖延谈判对你们没有好处。我们的空军和海军拥有绝对优势,随时可以……” 这是赤裸裸的武力讹诈。
会议室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
邵明珠感到后背渗出冷汗,他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退一步就前功尽弃。他强迫自己镇定,迎着迪安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丁国钰的翻译也带着铿锵之力:
“迪安将军,我们非常清楚贵军的装备优势。但我们更清楚,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有着扞卫国土、追求和平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如果贵方认为可以通过武力威胁让我们在谈判桌上屈服,那将是严重的误判。我们来到这里,是抱着最大的诚意寻求和平,但也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磐石般坚定,清晰传达了中国军队的决心和不畏强权的气概。
长时间的沉默。迪安死死盯着邵明珠,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丝动摇,但他只看到了平静下的钢铁般的意志。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对手,远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他身后的团队,也配合默契,无懈可击。
最终,迪安靠回椅背,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强硬:“好吧,今天的接触,双方表达了初步立场。议程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但我方坚持,战俘问题应优先考虑。”
首次接触在紧张、激烈、互不相让的气氛中结束。没有达成任何具体协议,但双方都摸到了对方的底线和风格。
离开会场时,邵明珠的军装内衬已被汗水湿透。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战友们:丁国钰的精准翻译、柴成文的法理支持、成普的情报提醒、薛宗的细致记录、李平的周全保障,缺一不可!是团队的力量,顶住了美方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回程的车上,邵明珠长舒一口气,对大家说:“今天这一仗,打得艰难,但守住了底线。美军代表很强,迪安是个难缠的对手。大家辛苦了!回去后,立刻整理会议纪要,重点分析迪安最后态度微妙变化的原因。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首轮交锋,邵明珠团队凭借充分的准备、坚定的立场、默契的配合和过硬的素质,顶住了强大对手的压力,虽未取胜,但寸土未失,为后续更加复杂艰巨的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次与美方代表迪安少将的接触结束后,邵明珠率领先遣组连夜返回志司驻地。一路上,车厢内的气氛凝重而沉闷。虽然大家在会议上顶住了压力,守住了底线,但每个人都清楚,这次交锋远谈不上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僵持不下、无功而返。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进展,议程设置上依旧各执一词,美方的强硬和狡猾也超出了预期。邵明珠更是眉头紧锁,反复在脑海中复盘每一个细节,寻找自己的不足和可能被对方利用的破绽。一种未能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责感和对后续谈判的担忧,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回到志司,已是深夜。邵明珠顾不上休息,立刻连夜整理出详细的会议纪要和分析报告,字斟句酌,力求客观反映交锋过程,并不回避己方遇到的困难和显露的稚嫩。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报告,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走进了彭老总那间简陋却充满威严的作战室。
作战室里烟雾缭绕,彭老总正和几位首长研究地图。看到他进来,老总抬起头,目光扫过邵明珠略显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身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老总,这是与美方初步接触的详细报告和分析,请您审阅。” 邵明珠立正敬礼,双手将报告呈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紧张。
彭老总“嗯”了一声,接过报告,没有立刻翻开,而是指了指旁边的木凳:“坐。脸色不太好啊,一夜没睡?”
“报告首长,整理了报告,不困。” 邵明珠依言坐下,腰板依旧挺得笔直。
彭老总这才翻开报告,看得很快,但很仔细,手指偶尔在某个段落或数据上敲打一下。邵明珠屏息凝神,等待着预想中的批评甚至雷霆震怒。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