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夜,深沉得如同化不开的浓墨。白日里喧嚣鼎沸的人声、车马声,此刻早已消散殆尽,被一种庞大而令人窒息的寂静所取代。唯有巡夜更夫手中单调的梆子声,间隔良久,才从某条深巷的尽头幽幽传来,空洞地回荡在冰冷的街巷之间,更反衬出这夜的辽阔与死寂。天际无月无星,厚重的云层低低压着飞檐斗拱,仿佛酝酿着一场蓄势待发的、足以淹没一切的暴风雨。
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夜色笼罩下,北镇抚司指挥同知郑坤的值房,却依旧灯火通明。相较于沈炼值房的清冷与孤寂,这里暖意融融,上好的银霜炭在雕花铜兽炉中静静燃烧,散发出淡淡的、昂贵的松木香气。四壁悬挂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轴,多宝格上陈列着古玩玉器,处处彰显着主人非同一般的地位与品味。
郑坤并未端坐于公案之后,而是斜倚在窗边一张铺着厚厚貂绒垫的紫檀木躺椅上,手中把玩着一块触手温润的羊脂白玉佩,目光却有些飘忽地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他那张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矜持与威严的圆脸上,此刻眉宇微蹙,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心绪。
关于沈炼的种种传闻,如同无孔不入的夜风,终究还是吹进了他这间守卫森严的值房。起初,他并未十分在意,甚至隐隐有几分得意——毕竟,沈炼是他郑坤麾下的总旗,手下人“能干”,自然衬托出他这位上官“知人善任”、“领导有方”。永嘉郡王府案的“顺利”了结,他郑坤在宫里和衙内面子十足,这其中,沈炼前期那些“不起眼”的摸排工作,客观上说,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用底下人出力,自己坐享其成,这本就是官场常态,郑坤深谙此道。
然而,随着传闻的细节越来越丰富,描绘的“沈总旗”形象越来越“神乎其神”——什么“明察秋毫”、 “于无声处听惊雷”、 “南城三教九流无不卖其面子”——郑坤心里那点最初的得意,便渐渐被一种微妙的不安所取代。
他放下玉佩,端起手边一盏早已微凉的参茶,轻轻呷了一口,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功高震主。
这四个字,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浮现在他的脑海。
沈炼不过是个五品总旗,按理说,距离“震主”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郑坤混迹官场数十年,从一个普通锦衣卫爬到如今指挥同知的高位,见过的风雨太多了。他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权力场中,很多时候,危险并非来自明面上的对手,而是身边那些看似恭顺、却潜藏着巨大能量和不确定性的“自己人”。
一个过于“能干”、过于“有名”的下属,就像一把过于锋利的刀,用起来固然顺手,却也容易伤到自己。今天,沈炼可以凭借他的“能干”为自己破案立功;明天,他是否也可能凭借他的“名声”和“手段”,绕过自己,攀上更高的枝头?甚至……在关键时刻,反噬己身?
郑坤不由得想起,近日与几位交好的同僚小聚时,有人曾“无意”间提起:“郑兄,听说你手下那位沈总旗,可是个难得的人才啊!如今这名声,怕是连宫里都有些耳闻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话听起来是恭维,但郑坤却从中品出了一丝别样的意味,是试探?还是提醒?
更让他心生警惕的是,据他安插在衙内的一些眼线回报,沈炼近来似乎变得更加“低调”和“谨慎”,对于某些非其直管、但可能带来好处的事务,表现得有些“畏缩不前”甚至“力有不逮”。这看似是能力不足或性格使然,但以郑坤的老辣,却隐隐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刻意的“藏拙”!
如果沈炼真的如传闻中那般“心思缜密”,那么他必然也清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现在的“低调”,是真的能力有限?还是以退为进,麻痹自己这个上官? 这种捉摸不透的感觉,让郑坤非常不舒服。
“嘿,沈炼……” 郑坤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用力,将那杯凉茶捏得紧紧的。他眼中闪过一丝混合着欣赏、忌惮与冷厉的光芒。
此人,可用,但更需防!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沈炼的“倚重”。之前交给沈炼的那些“特殊”差事,现在看来,需要更加谨慎了。绝不能让他积累过多的资本和声望。或许……是时候该“敲打”一下了?得让沈炼清楚地明白,他所有的“能干”和“名声”,都是建立在北镇抚司这个平台上,都是在他郑坤的“英明领导”下取得的!离了他郑坤,他沈炼什么都不是!
恩威并施,制衡驾驭,这才是上位者的御下之道。
郑坤心中渐渐有了盘算。他决定,在继续利用沈炼处理一些棘手事务的同时,必须暗中加强对其的监视和控制。或许,可以适时地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找个由头,挫一挫他的锐气?或者,安排一两个“自己人”到他身边去“协助”办事?
总之,绝不能让这把“刀”,有脱离掌控的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