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当最后一名证人退出后,问话间内重归死寂。炭火盆里的炭块发出最后一声轻微的爆裂声,旋即彻底熄灭,房间内的光线似乎又暗了几分。
张猛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怒道:“大人!这帮杀才,分明是串通好了的!说辞一模一样,连他娘的语气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沈炼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掀开棉帘一角,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庭院。他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但眼底深处却翻涌着冰冷的暗流。
他何尝不知这是串供?这众口一词的“巧合”,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对手试图用一个完美无缺的、自然发生的“发现过程”,来掩盖真相,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向一个偶然的事件,从而淡化背后可能存在的阴谋和人为痕迹。
然而,谎言终究是谎言。再完美的排练,也无法覆盖所有真实的、琐碎的、即时的细节。当追问深入到具体的时间、空间、动作和语言细节时,记忆的模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就会暴露出来,成为谎言链条上最脆弱的环节。胡师傅的冷汗、小太监的颤抖、钱太监瞬间的迟疑,都是这脆弱性的体现。
沈炼并不急于戳穿他们。打草惊蛇,并非上策。他现在需要的,不是逼他们改口,而是要通过这些问话,达到几个更深层的目的:
第一,确认内部勾结的深度和范围。 从胡工匠到低级太监再到管事太监,口径如此统一,说明这种“安排”渗透到了多个层级,绝非个别人所为。这印证了他对永陵内部已成“铁板一块”的判断。
第二,观察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弱点。 胡师傅的恐惧、小太监的怯懦、钱太监的圆滑,这些情绪和性格特点,都可能成为日后分化瓦解、寻找突破口的契机。尤其是胡师傅,他的压力最大,或许是最容易突破的一点。
第三,麻痹对手。 让对方以为他们的串供成功迷惑了自己,从而可能放松警惕,露出更大的马脚。
真正的突破口,或许并不在这些被严密控制的“口供”上,而在那些他们无法完全掌控的、客观存在的物证,以及那些被忽略的、沉默的痕迹之中。
沈炼放下棉帘,转过身,对张猛道:“猛子,把他们每个人的反应、口供中的矛盾点、以及任何不自然的细节,都详细记录下来。另外,加派人手,暗中盯住胡师傅和那个钱太监,注意他们与什么人来往,有无异常举动。”
“是!”张猛凛然应命。
沈炼走出问话间,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他抬头望向享殿的方向,目光深邃。
众口一词的围墙已然筑起。
但围墙之下,必有裂缝。
而他,已经听到了裂缝中传来的、细微的松动之声。
喜欢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