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郡,怀县。
郡守府邸如今已成为袁绍的临时治所。相较于月前洛阳的仓惶与虎牢关前的紧张,此地终于有了一种相对安稳的气息。深秋的夜晚已有寒意,但书房内灯火通明,炭火盆驱散了清冷,映照着袁绍沉静而锐利的侧脸。
他站在一幅新绘制的河北舆图前,目光深邃。图上,代表他势力的红色小旗牢牢钉在“河内”之上,而代表董卓的黑色阴影则笼罩着司隶。一条清晰的箭头从河内伸出,如同蓄势待发的利剑,直指东北方向的冀州州治——邺城。
“主公,各地汇总的文书已整理完毕。”荀攸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经过月余调养,他气色好了许多,此刻身着文士袍,更显沉稳干练。他怀中抱着厚厚一叠简牍与绢帛,步履从容地走进书房。
袁绍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公达,辛苦了。坐。”
荀攸将文书分类置于案几之上,禀报道:“颜良、文丑二位将军日夜操练,现有兵马已扩充至八千,皆能战之锐士;许子远(许攸)联络冀州之事已有回音,耿武、关纯态度明确,愿为内应;王匡太守鼎力支持,粮草军械供应无虞;此外,近日又有三河骑士、并州游侠数百人来投,皆慕主公之名。”
袁绍微微颔首,这些都在他的预料和掌控之中。他逃离洛阳时带的不仅是人才和典籍,更是一面旗帜,一面反抗董卓、匡扶社稷的旗帜。这面旗帜正在河北之地猎猎作响,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力量。
“蔡公近日如何?”袁绍问道,亲自给荀攸斟了一杯热茶。
“蔡公已安顿下来,正在整理抢救出的典籍,时常感叹,若非主公,华夏文脉恐遭重创。皇甫将军则在与王匡太守商议河内防务,颇得敬重。”荀攸接过茶杯,继续道,“华佗与张仲景先生已在城南设一医馆,不仅为我军将士诊治,亦为百姓看病,口碑极佳,民心渐附。”
一切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河内,这个原本的跳板,正在他的经营下,迅速转化为坚实的根据地。
袁绍走到案几前,手指点在地图上冀州的位置。“公达,依你之见,取冀州,当以何策为上?”
荀攸放下茶杯,神色一正,知道这是主公在考校他,也是在做最后的战略确认。他略一沉吟,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明公,冀州富庶,带甲百万,韩馥确非其主。然其毕竟名义上是州牧,若直接强攻,虽或可胜,但难免损伤元气,且易授董卓以口实,斥我为叛逆,于大义有亏。”
他手指划过地图:“故,攸以为,当以‘逼’为主,以‘抚’为辅,速战速决,减少震荡。”
“哦?如何‘逼’,如何‘抚’?”袁绍饶有兴趣地问道,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其一,借势而逼。”荀攸目光闪动,“可广造舆论,言公孙瓒受董卓或他人唆使,即将南下侵吞冀州。韩馥性怯,闻此讯必惊慌失措,其麾下如耿武、关纯等忠直之士,再趁机进言,言唯有迎请明公这等名望足以抗衡公孙瓒者入主冀州,方可保境安民。此乃借外力以压其内,迫其主动相让。”
袁绍点头:“此计甚善。继续。”
“其二,示恩以抚。”荀攸继续道,“明公可公开承诺,入主冀州后,必善待韩馥,保其家族富贵;对冀州原有官吏,量才录用,绝不轻易撤换。如此,可安冀州士吏之心,减少抵抗。同时,我军精锐陈列边境,示之以威。韩馥外惧强敌,内受逼迫,下有‘民意’,权衡之下,除了让位,别无他途。”
“好一个‘逼抚并用’!”袁绍抚掌赞叹,“公达之见,深合我意。取冀州,不仅要得其地,更要得其人,得其心。兵不血刃,方为上策。”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北方沉沉的夜色,语气变得坚定:“冀州,将是我等龙兴之基。取得冀州,北可图幽并,南可望中原,西可制司隶。届时,整饬武备,广积粮草,静观天下之变。”
就在这时,许攸略带兴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主公!好消息!”
他快步走入,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压低声音道:“冀州密使至!韩馥已如热锅蚂蚁,公孙瓒确有异动,耿武、关纯等人已基本掌控邺城防务,只待我军兵临城下,便可里应外合!”
袁绍与荀攸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时机已至”的光芒。
“还有,”许攸补充道,“根据各地细作回报,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夜宿龙床,奸淫宫女,滥杀大臣,甚至已流露出废立皇帝之意,天下怨声载道。曹操已在陈留散家财,举义旗,传檄天下,号召诸侯共讨董卓!”
讨董!历史的车轮,终于滚到了这个节点上。
袁绍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最后的铺垫已经完成。他转身,目光扫过荀攸和许攸,声音沉稳而有力:“传令,明日辰时,升帐议事!”
次日辰时,郡守府大堂。
文武分列左右,济济一堂。武将以颜良、文丑为首,个个甲胄鲜明,杀气腾腾;文臣以荀攸、许攸为核心,蔡邕、皇甫嵩亦受邀在列,华佗、张仲景虽未直接参与军政,也位列末席以示尊崇。就连伤势渐愈的何进家眷尹夫人,也隔着屏风旁听。整个河内集团的核心力量,尽聚于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