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此时缓缓开口,问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耿司马深明大义,攸感佩。然,司马与关别驾此举,虽为冀州百姓,然于韩冀州,终究有负托付之嫌。司马心中,可曾有过挣扎?”
这个问题,触及了耿武内心的道德困境。耿武神色一黯,沉默片刻,方涩声道:“荀先生此问,直指武之心腑。韩使君于武,确有知遇之恩。然,为主者,当以社稷江山、州郡安危为重。使君既不能守土安民,武等若一味愚忠,坐视冀州沦丧,使君身死族灭,那才是真正的不忠不义!两害相权,武……取其轻!一切罪责,武愿一力承担!”说到最后,他语气决绝,带着一种殉道者的悲壮。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众人肃然的脸色。
袁绍缓缓站起身,走到耿武面前。他没有立刻回应耿武的计划,而是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耿司马,依你之见,绍若主冀州,当以何为先?”
耿武微微一愣,随即认真思索后答道:“当以安定人心,整顿武备,恢复民生为先。”
“如何安定人心?如何恢复民生?”袁绍追问。
“这……当安抚士族,任用贤能,轻徭薄赋……”耿武按照传统的思路回答。
袁绍摇了摇头,目光深邃:“此乃常法,然不足以应对大变之世。”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绍若主冀州,首在立信!对士族,量才录用,不因亲疏;对豪强,依法制约,不纵不枉;对百姓,均平赋役,使其安居;对将士,赏罚分明,同甘共苦!其次,在于开源,大力推行河内新政,屯田兴修,鼓励工商,设立医馆学堂。冀州之富,不应只存于府库,更应藏富于民!”
他盯着耿武的眼睛,一字一句道:“至于韩文节,绍可在此立誓,若他愿以冀州相托,绍必保其一生富贵尊荣,其子孙若有才德,亦必重用!绝不行鸟尽弓藏之事!耿司马,关别驾,以及所有心系冀州、顺应大势之义士,皆是我袁本初之功臣,绍必不相负!”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打在耿武心上。他不仅听到了夺取冀州的具体策略,更听到了一个迥异于当时所有诸侯的、清晰而宏大的治国蓝图,以及一个雄主对承诺的郑重!这与韩馥的庸懦、公孙瓒的暴戾、董卓的残虐,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耿武身躯微颤,猛地再次跪倒在地,这次是双膝跪地,以头触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武……武代冀州百万军民,谢过明公!明公既以国士待武,武必以国士报之!此心此志,天地可鉴!愿随明公,共创不世之功!”
这一次,他称呼的不再是“司隶”,而是“明公”。
袁绍俯身,双手将耿武扶起,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臂:“我得耿司马,如得冀州一臂!事成之后,冀州安堵,百姓乐业,皆司马与诸位义士之功!”
他随即下令:“文丑!”
“末将在!”
“即刻起,加派精锐,暗中护卫耿司马及其随从安全,确保其安然返回邺城!所需之物,一应供给!”
“诺!”
“公达,子远。”
“攸在。”
“按方才所议,与耿司马详细拟定联络信号、起事细节,务求周密!”
“遵命!”
当耿武再次披上斗篷,在文丑的亲自护送下悄然离开郡守府时,天色已近黄昏。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在暮色中更显威严的府邸,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坚定。
书房内,许攸难掩兴奋:“恭喜主公,冀州之门,已开一半!”
荀攸亦微笑道:“耿武此人,性情刚烈,重诺守信。得其真心归附,胜过得数万大军。”
袁绍负手立于窗前,望着耿武离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运筹帷幄的笑意。
“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是让这场席卷冀州的‘大风’,刮得更猛烈些的时候了。传令郭图,那篇讨董檄文,可以发出去了。我们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我袁本初,要在河内,有所作为了!”
暗流已然涌动,冀州密使的归来,将把这股潜流,推向不可逆转的洪流。河北棋局上,袁绍已然落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子,直指邺城。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