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计,忠臣劝谏,釜底抽薪。
在邺城内部,耿武、关纯,乃至审配、沮授等人,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向韩馥施加压力。他们不再仅仅空谈大义,而是结合眼前的危机,进行最后的“逼宫”。
关纯痛心疾首:“使君!如今之势,已如累卵!公孙瓒虎狼之师旦夕可至,袁本初大军陈兵境上,二人若有勾结,冀州转眼即为齑粉!为使者身家性命计,为冀州百万生灵计,唯有迎请袁公,方可解此倒悬之危!袁公四世三公,海内人望,必能妥善安置使君,更能号令群雄,拒公孙瓒于国门之外!此乃唯一生路啊!”
耿武更是直言不讳:“使君若再犹豫,武等只能以死报国,然于大局何益?唯有使君速决,方能保全一切!”
多管齐下的计策,如同层层叠加的浪潮,最终在邺城州牧府内汇聚成摧毁韩馥意志的惊涛骇浪。
州牧府议事厅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韩馥面色惨白,眼窝深陷,手中紧紧攥着那封要命的“密信”抄本,以及中山国发来的、语无伦次的告急文书。下面坐着的耿苞、刘子惠等人噤若寒蝉,而关纯、耿武等人则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诸公……如今……如今该如何是好?”韩馥的声音带着哭腔,“北有公孙瓒,西有袁本初……他们……他们竟然……”他抖着手中的“密信”,后面的话几乎说不下去。
治中刘子惠硬着头皮道:“使君,或可……或可急向董太师求援?”
“荒唐!”审配终于忍不住,厉声喝道,“董卓国贼,引其入冀州,无异于驱虎吞狼,冀州死无葬身之地矣!且远水难救近火!”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连滚爬爬地冲进议事厅,声音颤抖:“报——!使君,河内……河内袁司隶遣使送来文书!”
厅内众人心中皆是一紧。来了!
韩馥几乎是抢过文书,展开一看,内容却并非宣战,而是郭图精心起草的一篇“安民告示”。文中,袁绍以悲天悯人的口吻,对公孙瓒无故兴兵、威胁冀州百姓表示愤慨,对韩馥的处境表示“理解”,并再次申明自己“匡扶汉室,保境安民”的决心。最后,文中“不经意”地提到,为防局势恶化,河内大军已做好一切准备,“若韩冀州有所请,绍必倾力以赴,共御外侮”。
这封看似友善的文书,在韩馥读来,却字字都是最后通牒!尤其是“若有所请”四个字,更是充满了暗示。
韩馥放下文书,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骨头,瘫软在座位上,双目无神地望着屋顶,喃喃道:“袁本初……这是要我自己开口啊……”
关纯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上前一步,跪伏于地,声音悲壮:“使君!事已至此,当为冀州寻一条活路!袁本初乃袁氏嫡脉,名正言顺,能力足以服众御强!请使君为了冀州,为了自身,效仿古之圣贤,禅让州牧之位于袁公!此乃上顺天意,下应民心,中保自身之万全策也!若使君不允,纯……纯请死于阶下,以明心志!”
耿武、审配、沮授等人也纷纷离席,躬身请命:“请使君为大局计!”
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核心下属,听着城外隐约传来的、关于公孙瓒暴行和河内军威的流言,再想到那封令人不寒而栗的“密信”,韩馥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他长叹一声,浑浊的泪水滑过脸颊,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
“罢了……罢了……就……就依诸公之意吧。烦请关别驾……辛苦一趟,前往河内……去见袁本初……就说……就说馥才德浅薄,不堪重任,愿……愿将冀州牧之位,让于袁公……请……请他速速前来邺城,主持大局,以……以御公孙……”
此言一出,关纯、耿武等人心中巨石落地,虽面上保持悲戚,眼底却难掩喜色与激动。
消息很快从州牧府传出,迅速传遍邺城,并向着整个冀州扩散。
河内郡守府内,袁绍接到了关纯作为韩馥正式使者前来的消息。他站在那幅巨大的河北地图前,手指从“河内”缓缓移向“邺城”,最终重重地点在之上。
“狼烟已起,南窥成势。这冀州,终于要改姓袁了。”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