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大营,中军帐内,炭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却比不过帐内几人心中涌动的热流。袁绍端坐主位,听着快马加鞭赶回的许攸,详细禀报邺城州牧府内那场决定冀州命运的激烈争吵,以及韩馥最终崩溃、决定让位的全过程。
“恭喜主公!”许攸难掩兴奋,“韩文节已命关纯草拟让位表章,并令耿武持印绶,明日便出城来献!冀州,已是主公囊中之物!”
帐内,荀攸、郭图、颜良、文丑等人闻言,脸上皆露出振奋之色。兵不血刃而得天下雄州,这是何等伟业!
然而,袁绍的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反而带着一种深沉的审慎。他目光扫过跃跃欲试的众人,沉声道:“韩文节愿让位,此乃第一步。然,得其地易,得其心难。冀州并非韩馥一人之冀州,其麾下文武,州郡大姓,乃至军中骄兵悍将,若不能妥善安置,今日之顺服,未必不是明日之祸乱。”
他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冀州地图前,手指划过邺城:“韩馥暗弱,其麾下却非尽是庸才。耿武、关纯忠勇,审配、沮授多智,此四人乃义士,必当重用,以为表率。然如长史耿苞、治中刘子惠等,首鼠两端,或暗通董卓,当如何处置?又如那听闻让位便欲作乱的骁将麴义,桀骜难驯,又当如何应对?”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更紧要者,是韩馥本人。他虽被迫让位,然毕竟名义上是主动相让。若我入主邺城后,他稍有闪失,天下人将如何看我袁本初?‘逼死让贤者’的污名一旦背上,日后还有何人敢信我、投我?”
郭图闻言,收敛了喜色,沉吟道:“主公所虑极是。然乱世用重典,对耿苞、刘子惠此等心怀异志者,当果断清除,以绝后患。对麴义这等悍将,或可施以重恩,或可雷霆镇压,总之需令其慑服。”
荀攸却摇了摇头,开口道:“公则之言,只虑其一。攸以为,主公欲定河北,必先定冀州之心。清除异己固然需要,然更需彰显主公之胸怀与气度。对韩馥,当极尽优容,保其富贵,示天下以仁德;对耿苞、刘子惠等,若非大恶,可暂不追究,观其后效,以示宽宏;即便对麴义,亦当先示以恩义,若其冥顽不灵,再行雷霆手段不迟。如此,方可令冀州旧人安心,令天下贤才倾心。”
袁绍微微颔首,荀攸之策,更合他意,也符合他融合现代管理思维的理念——稳定压倒一切,整合优于清洗。
“公达之言,深得吾心。”袁绍决断道,“明日关纯、耿武携印绶而来,便是我们‘恩义并施’,彻底瓦解冀州残余抵抗意志,收服人心之始!颜良、文丑!”
“末将在!”二将轰然应诺。
“明日随我出营,迎接韩冀州使者,阵仗需大,礼仪需周,彰显我等之郑重!”
“诺!”
“公则。”
“图在。”
“由你主笔,替我起草几封书信。一封致韩文节,言辞务必恳切,申明我保全其家族富贵之承诺;数封致冀州主要文武,如审配、沮授,乃至赵浮、程涣等掌兵之将,表达我求贤若渴、量才录用之意;再有一封,致那麴义……”
袁绍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光芒,“语气不妨强硬些,责其擅动刀兵之过,但也给他一个台阶,言明若他肯悬崖勒马,我念其勇武,可既往不咎,并予重用。此信,待我等入城后,由耿武亲自送去。”
郭图心领神会:“图明白,此乃敲山震虎,又留有余地。”
一场不见硝烟,却关乎人心向背的攻心战,在袁绍接到捷报的那一刻,便已悄然部署完毕。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袁绍大营辕门洞开,旌旗仪仗排列整齐。袁绍本人身着诸侯礼服,而非甲胄,在荀攸、郭图、许攸三位谋士以及颜良、文丑两位雄将的簇拥下,肃立于营门之外,静候使者。
辰时刚过,远处便出现了关纯、耿武的车驾。当关纯手捧盛放冀州牧印绶的锦盒,与耿武一同下车,看到袁绍竟亲自出营相迎时,两人心中俱是震动,连忙快步上前,大礼参拜:
“冀州别驾关纯(军司马耿武),奉韩使君之命,特来向袁公献上州牧印绶及表章!韩使君言,自身才德浅薄,不堪重任,愿将冀州托付袁公,望袁公以苍生为念,勿要推辞!”
袁绍并未立刻去接印绶,而是上前一步,亲手将关纯和耿武扶起,神色郑重无比:“韩冀州深明大义,以江山社稷为重,绍感佩万分!关别驾、耿司马,不畏艰险,为国举贤,更是忠义可嘉,请受袁某一拜!”说着,竟真的向二人微微躬身。
这一拜,让关纯、耿武顿时手足无措,心中那股因为“逼迫旧主”而产生的些许负罪感,瞬间被巨大的感动和知遇之情所取代。关纯声音哽咽:“袁公……袁公折煞我等了!此乃我等本分,亦是冀州百姓之福!”
袁绍这才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印绶锦盒,却并未多看,转而交给身旁的荀攸,自己则拉着关、耿二人的手,诚挚地说道:“冀州之事,千头万绪,绍初来乍到,正需二位贤达,以及冀州如审正南、沮公与等忠贞之士,鼎力相助,共保此一方太平!望二位不弃,仍以州事为重,助绍一臂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