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斧,统一操典,严格训练。
袁绍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亲自参与制定了新的训练操典。不仅强调个人武艺和阵型配合,更引入了更多的体能训练、纪律训练以及基础的土木作业(挖壕、筑垒)能力。他要求各军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练,定期由大将军府派员考核。
颜良、文丑对此全力推行,他们本身就是勇将,对提升战力有着本能的热衷。张合、高览等新晋将领也看到了强军的希望,积极配合。即便是麴义,在发现新编的部队在经过严格训练后,配合度与韧性确实有所提升后,也渐渐收起了抵触情绪,将精力投入到练兵之中。
整军行动推行月余,效果初显,但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检验成果,并彻底树立袁绍的绝对权威。袁绍决定,在邺城北大校场,举行一次全军大校阅。
这一日,北风凛冽,但北大校场却旌旗蔽日,杀气冲天。重新编练后的五万冀州精锐,依序列阵,鸦雀无声。刀枪如林,甲胄鲜明,一股肃杀之气凝聚不散,与月前那种散漫混乱的景象已是天壤之别。
袁绍全身甲胄,在大将谋士的簇拥下,登上了高高的点将台。他目光扫过台下无边无际的军阵,心中豪气顿生。
校阅开始,首先是阵型演练。各军依令而行,进退有序,阵型变换如臂使指,虽略显生涩,但已初具强军风范。尤其是颜良的骑兵突击,文丑的重步兵推进,以及麴义部下弩兵的齐射,都赢得了阵阵喝彩。
然而,就在校阅进行到高潮,各军都督上前向袁绍禀报演练情况时,异变再生。
麴义或许是旧习难改,或许是想最后试探一下袁绍的底线,在汇报完本部情况后,竟当着数万将士的面,昂首道:“主公!末将部下儿郎,皆是以一当十之辈!如今混编,虽号令统一,然难免良莠不齐,拖累整体战力。末将请命,愿率本部复原之先登营,为先锋,北击公孙瓒,必取其首级献于帐下!”他这话,隐隐有要求恢复旧部建制之意。
刹那间,全场目光再次聚焦于点将台。颜良、文丑怒目而视;张合、高览面露忧色;荀攸、沮授眼神一凝。
袁绍心中冷笑,知道这是最后一道关卡。他缓缓起身,走到台前,并未看麴义,而是面向数万大军,声音通过力士传遍校场:
“麴将军欲建功立业,其心可嘉!然,尔等皆是我冀州儿郎,皆是我袁绍麾下健儿!何分彼此?何论原属?”他声如洪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在我眼中,只有奋勇杀敌的功臣,没有拉帮结派的私兵!军队,乃国之干城,非一人之工具!我要的,是一支战无不胜、令行禁止的‘袁家军’,不是无数个各自为战的‘麴家军’、‘颜家军’!”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直射麴义:“麴义!你屡次三番,强调旧部,排斥同袍,究竟是何居心?莫非以为,这冀州之军,离了你麴义,便不能打仗了不成?!”
这一声质问,如同惊雷,炸响在麴义耳边,也炸响在数万将士心中。麴义脸色瞬间惨白,他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有不满,有鄙夷,更有来自袁绍那如山岳般的压力。
“末将……末将不敢!”麴义终于彻底崩溃,单膝跪地,以头触地,“末将一时糊涂,口出狂言,请主公治罪!自今日起,末将麾下,唯有袁公之军,再无麴义私兵!末将愿遵号令,万死不辞!”
袁绍看着跪伏在地的麴义,知道火候已到。他上前一步,亲手扶起麴义,语气放缓,却依旧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伏波将军请起。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绍,要的是将军这身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的本事,而非纠结于过往。望将军日后,以大局为重,以全军为重,与我等同舟共济,共筑不世功业!”
“末将……谨遵主公教诲!”麴义声音哽咽,这一次,是真正的心悦诚服。
袁绍再次面向全军,举起佩剑,朗声道:“自即日起,尔等只有一个名字——冀州军!只有一个统帅——便是我,袁绍!军令所向,刀山火海,亦无所不辞!”
“万胜!万胜!万胜!”
数万人的怒吼汇成一股磅礴的声浪,直冲云霄,宣告着袁绍对冀州军权的彻底掌控。一支真正的“袁家军”,在雷霆手段与恩威并施之下,已然成型,成为了他争霸天下最锋利的剑与最坚实的盾。整军经武,权归一手,至此功成。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