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对流民进行详细登记造册,按原籍、家族进行拆分,混杂安置于不同屯田区,打破其原有宗族、贼伙联系。同时,选拔其中通晓文墨、素有威望且心向我方者,授以基层吏员之职,协助管理,给予其上升通道。此谓‘分而化之’,瓦解其潜在威胁。”
“第三,由诸位将军主持,于流民青壮及白波旧部中,遴选勇健忠厚者,单独编练成军。可仿照‘大戟士’、‘先登营’,另立新军,如‘白波营’或‘太行营’,可令熟悉情况的将领(他看向徐晃)统带,但需派驻我军中郎将、司马等层级军官,加以掌控和教化。此谓‘择锐编军’,既得其精锐,又示之以诚。”
沮授一番话,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转化为一项系统性的治理工程。
袁绍听完,抚掌赞叹:“妙!公与之策,深得‘恩威并施’之精髓!非以刀兵迫之,而以生路诱之;非以强权压之,而以制度化之。如此,数十万流民不再是疥癣之疾,而是我冀州未来之粮仓与兵库!”他目光转向徐晃:“公明,你出身白波,深知其情,对此策有何见解?”
徐晃心中激动,出列躬身,声音洪亮:“主公!沮监军之策,可谓老成谋国,仁至义尽!晃代白波旧部与无数流民,谢主公活命之恩!若行此策,晃敢以身家性命担保,绝大多数人必感念主公恩德,安心生产,踊跃参军,以报主公!”
袁绍满意点头:“好!有公明此言,我心甚慰。”他环视众人,最终目光落在一直静听的崔琰身上:“季珪(崔琰字),你素有名望,刚正不阿,此事关乎民生根本,涉及钱粮调配、官吏选派,千头万绪,非能臣不可为之。我便将此抚民屯田重任,全权交予你与公与共同负责!审配、逢纪,你二人需倾力配合,调拨钱粮物资,不得有误!”
崔琰肃然出列:“琰,必竭尽全力,不负主公重托!”
沮授、审配、逢纪亦齐声领命。
“麴义、张合、高览!”
“末将在!”三将出列。
“命你等协助崔别驾、沮监军,负责屯田区的划定、护卫及流民青壮的编练、遴选事宜。”
“徐晃!”
“末将在!”
“命你为抚民司副使,协助崔、沮二位,主要负责与白波旧部及流民的沟通、宣导,并主持新军的编练筹备!你要让他们明白,放下兵器,拿起锄头,是为自己挣一份家业;拿起新的兵器,则是为守护这份家业而战!”
“末将遵命!必不负主公信任!”徐晃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是莫大的信任与重托。
一场旨在消化吸收数十万白波流民,将其转化为自身根基的宏大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政令一出,整个冀州的官僚机器开始围绕着“抚民屯田”这一中心任务高速运转起来。
崔琰与沮授雷厉风行,立刻组建了专门的“抚民司”,以邺城为中心,辐射各郡。他们从州郡抽调干练官吏,并大胆启用了一些素有清名的寒门士子甚至流民中识文断字、风评较好者,充任基层吏员。
徐晃的作用至关重要。他带着一队亲兵,深入流民聚集区,用他那带着河东口音的话语,向惶惑不安的旧日同袍们宣讲政策:
“乡亲们!父老们!我,徐晃,徐公明!昔日与诸位同在白波求活!今日,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车骑将军袁公,仁德布于四海,不忍见我等颠沛流离,特下令,分予我等田地、粮种、农具!让我们在此安家落户,垦荒屯田!所产粮食,大部分归我们自己所有!愿意从军者,将军亦敞开大门,择优录用,俸禄粮饷,与冀州老兵一体对待!此乃再造之恩,我等岂能不感激涕零,安心生产,以报袁公?”
他的现身说法,比任何官样文章都更具说服力。许多原本持观望、怀疑态度的白波旧部,开始心动。
紧接着是繁琐而细致的人口登记与土地划分。沮授设计了详细的表格文书,要求登记姓名、籍贯、年龄、技能、家庭成员,甚至原有部曲隶属。过程中,崔琰铁面无私,严令禁止胥吏欺压、索贿,袁绍更是派出了以执法严厉着称的韩浩作为巡查使,巡视各地,一经发现贪腐或虐待流民者,立即拿下,从严惩处。此举迅速安定了流民之心,也树立了新政权的威信。
土地划分则结合了军屯与民屯。在战略要地或大片荒芜之地,由麴义、张合等派兵护卫,组织青壮流民进行大规模军屯,实行军事化管理,收获按比例上交军仓。在靠近现有村落的地方,则划分田亩,编为民户,发放“田契”(一种临时凭证),鼓励其安家落户,税率给予优惠。
与此同时,在徐晃和高览的主持下,一场大规模的遴选在各屯田点展开。身体强健、有武艺基础、背景相对清白的青壮被挑选出来,单独编营。徐晃亲自考核,以其在白波军中的威望和自身的勇武折服众人,初步遴选出了约八千人的队伍,暂命名为“太行营”,由徐晃兼任统帅,开始进行基础的队列、纪律操练。袁绍承诺,待其成军,将配发与冀州主力同等的装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