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的春天,似乎格外眷顾邺城。漳河解冻,万物复苏,这座河北的心脏之城,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气与深沉力量。北疆胡尘暂熄,幽州公孙瓒彻底成为历史,并州南部渐趋安稳,黑山张燕龟缩太行,青州经略稳步推进。袁绍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胜利和政治手腕,将河北四州(冀、幽、并、青州大部)初步锻造成一个整体。
然而,疆域的辽阔需要实力的彰显,新附的人心需要荣耀的凝聚,内外的窥伺需要威严的震慑。这一日,大将军府内,袁绍向麾下核心谋士提出了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
“诸公,河北初定,将士用命,方有今日之势。”袁绍声音沉浑,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然,威需外露,势需彰显。孤意,在邺城举行一场旷古烁今的阅兵大典!一则,犒赏三军,振奋士气;二则,向天下展示我河北兵甲之盛,使其知所进退;三则,亦可借此机会,整饬各部,明确号令。”
田丰闻言,眉头微蹙,他向来重视实务:“主公,阅兵固然能扬威,然耗费甚巨,且需调动大量兵马,恐影响各防区守备……”
沮授却微微颔首:“元皓所虑不无道理,然授以为,此其时也。如今我军主力大多轮换休整,边境暂无大战。借此阅兵,正可检验各部整训成果,尤其是新附之军,观其行列,可知其心。更能让邺城百姓、各方使者,亲眼目睹主公之强,其意义,远胜十万雄兵虚张声势。”
荀谌笑道:“正该如此!让那许都的曹操,南阳的袁术,荆州的刘表都看看,谁才是这天下真正的霸主!”
荀攸亦表示赞同:“攸附议。此举可安内攘外,一举多得。尤其可让新近依附者,如刘玄德等,直观感受天壤之别。”
见众谋士意见趋于一致,袁绍当即拍板:“好!便定于一月之后,于邺城南郊设坛阅兵!公与(沮授)总揽筹备,正南(审配)负责粮饷赏赐,友若(荀谌)负责接待各方使者与观礼事宜,公达(荀攸)协调整体调度。传令各军,精选锐卒,务必展现我河北儿郎最强风貌!”
同时,袁绍也下达了另一条重要指令:“传令幽州、并州,对公孙瓒及刘虞麾下愿意归顺的将吏,进行最后的甄别与整编,择其忠勇可用者,命其率部前来邺城,参与阅兵,一体封赏!”
命令传出,整个河北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但这次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展示力量。
来自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精锐部队,开始一营接一营地向邺城外围指定区域开拔。与此同时,对公孙瓒和刘虞旧部的整合工作也进入尾声。
幽州方面,审配与沮授执行了袁绍“宽严相济”的策略。对公孙瓒的死忠分子予以清除,但对大部分中下层将领和士卒,则予以接纳。其中,原公孙瓒麾下骁将田豫,在公孙瓒败亡后,审时度势,率部归顺,因其能力出众且熟悉边事,被袁绍任命为幽州别部司马,协助镇北。其余如邹丹、王门等将,亦量才录用,分散安置于各军。至于公孙瓒赖以成名的白马义从残部,则被彻底打散,精锐被补充进赵云、高览的骑兵部队,普通士卒则编入各郡国兵。
而刘虞的部众,其性质则完全不同。刘虞本人德高望重,其部下多为慕其仁政而来。刘虞在明确表示支持袁绍后,其麾下如魏攸、齐周等从事,以及部分幽州本土军队,也顺势转为袁绍麾下。袁绍对这批人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优待,大多留在幽州辅助刘虞,维持地方稳定,部分精锐则抽调至邺城。
随着各方人马汇聚,袁绍麾下的文武班底,达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在阅兵前的高层会议上,袁绍特意让荀攸整理了一份核心名单,于堂上宣读,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谋士团】(以参与核心决策及影响力排序
沮授:监军,总揽战略规划,大局观最强,深受袁绍信赖。
田丰:别驾,首席行政官,刚正不阿,掌管律法、监察。
荀谌:谋主,善内政协调与外交纵横,颍川士族代表。
荀攸:军师中郎将,精于战术奇谋,心思缜密,渐露头角。
许攸:参军,负责情报、策反等隐秘事务,关系与袁绍特殊。
郭图:谋士,颍川派系,善于内斗与迎合上意。
审配:治中,镇守邺城,负责后勤、律法,性格刚毅。
逢纪:谋士,与审配相近,负责机要文书。
【武将体系】(按综合地位与能力)
颜良:前锋主将,勇冠三军,骑兵指挥。
文丑:与颜良齐名,悍勇无双,步骑皆精。
张合:并州都督,大将之才,攻守兼备,擅长大兵团指挥与地形利用。
高览:与张合齐名,沉稳善守,亦精骑兵战术。
麴义:先登死士统领,特种作战专家,强弩运用出神入化。
徐晃:沉稳大将,纪律严明,可独当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