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守将大惊失色,急忙紧闭城门,同时派出快马向琅琊求援。
太史慈按照预定计划,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来回驰骋,制造更大的动静。他特意命令士兵多树旗帜,每隔一个时辰就击鼓呐喊,做出即将攻城的姿态。
消息传到琅琊,刚刚入城的陈登果然中计。他立即下令全城戒严,同时派人向臧霸求救。
将军,东莞告急!传令兵跪在臧霸帐前,太史慈率领大军围攻东莞,琅琊危在旦夕!
臧霸正要发兵,旁边的陈宫却拦住了他:将军且慢!此事恐怕有诈。
高顺也道:末将观察多日,平原方向的袁军并无大规模调动的迹象。太史慈此举,恐怕是声东击西。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说发现蒋奇部在营外十里处扎营,兵力不明。
臧霸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先按兵不动,待查明敌情再说。
就在臧霸犹豫之际,徐晃的五千精锐已经悄无声息地在日照港登陆。士兵们弃舟登岸,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山间小路直扑琅琊。
将军,前面就是琅琊西门。向导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
徐晃观察着城防情况,只见城头上守军稀疏,显然主力都被调往东门防备太史慈。
传令下去,全军休息一个时辰。待天色全黑,立即攻城!
夜幕降临,琅琊城头点燃了火把。守军经过一天的紧张,都有些疲惫。谁也没有注意到,一支精锐部队已经悄悄摸到了城下。
三更时分,城头上突然亮起三盏红灯——这是赵昱发出的信号。
徐晃立即下令:攻城!
五千精锐如同猛虎出闸,迅速架起云梯,向城头猛扑。赵昱率领亲信打开西门,袁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不好了!袁军进城了!
喊杀声惊醒了沉睡的琅琊城。陈登从睡梦中惊醒,还来不及组织抵抗,就被徐晃生擒。
就在琅琊城破的同时,臧霸终于下定决心出兵救援。然而他刚刚离开营寨不久,就接到了琅琊失守的消息。
什么?琅琊已经丢了?臧霸大惊失色。
陈宫沉吟道:将军,现在回救琅琊已经来不及了。不如趁袁军立足未稳,夺回城池。
高顺却持不同意见:末将以为,袁军既然能如此迅速攻下琅琊,必有埋伏。不如暂且退兵,从长计议。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前方突然传来喊杀声。
报!前方发现袁军伏兵!
臧霸大怒:果然有埋伏!全军迎战!
然而当他率军冲入山谷时,却发现伏兵并不多。袁谭率领的一千精兵占据有利地形,用弓箭滚石阻击敌军。
不要慌!袁谭在乱军中大声指挥,蒋义渠守住左翼,赵睿守住右翼!
虽然兵力悬殊,但袁军占据地利,一时之间竟然挡住了臧霸的进攻。
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鸣金之声——是徐晃派来的援军到了。
臧霸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退兵。
清晨的阳光照在琅琊城头,袁字大旗迎风招展。城中的战火已经平息,徐晃正在安排防务,安抚百姓。
袁谭带着部队凯旋而归,虽然甲胄上沾满尘土,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公子此战立下大功。徐晃亲自出迎,若非公子及时阻击臧霸,我军恐怕难以如此顺利拿下琅琊。
袁谭谦逊地说:全赖公达先生妙计,谭不过是依计行事。
这时,荀攸和郭图也赶到了琅琊。看到城头飘扬的袁字旗,荀攸露出欣慰的笑容:一日破城,公子果然没有辜负主公的期望。
在接下来的军议中,荀攸特别表彰了袁谭的表现:公子初次临阵,就能沉着应对,阻击臧霸大军,实属难得。
袁谭起身道:此战之功,首推公达先生运筹帷幄,次推公明将军奇袭破城,子义将军佯攻惑敌。谭不过是尽本分而已。
他这番话赢得了在场众将的一致好评。徐晃、太史慈等人看向袁谭的目光中,都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
战后清点,此战共俘获敌军两千余人,缴获粮草军械无数。更重要的是,拿下琅琊这个战略要地,为下一步经略徐州打下了坚实基础。
夜幕再次降临时,袁谭独自登上琅琊城楼。望着远处臧霸营寨的点点灯火,他心中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在青徐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而此刻,在臧霸营中,陈宫正对高顺低声说道:看来这位袁公子,比他父亲想象的要能干得多。或许,我们该重新考虑今后的去向了。
高顺默默点头,目光中流露出思索的神情。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