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城破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青徐大地。就在袁谭收服高顺、接纳纪灵的次日,一骑快马自北而来,带来了紧急军情。
时值深秋,琅琊城头已飘起袁字大旗,但城内的气氛却远未平静。太守府内,袁谭正与荀攸、郭图等人商议治理之策,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斥候单膝跪地,声音急切,北海相孔融遣使求救,言黄巾残部管亥率三万之众围困都昌,北海危在旦夕!城中断粮已有三日,若再无援兵,恐怕...
袁谭猛地站起,案几上的竹简被带落在地。他快步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手指在北海位置重重一点:北海若失,青州北部门户洞开,我军在琅琊也将腹背受敌。
荀攸接过军报细看,眉头微蹙。这位向来沉稳的谋士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管亥部众虽为黄巾残部,但久经战阵,不可小觑。更麻烦的是,若曹操趁乱插手北海...
郭图急声道:公子,此事刻不容缓!孔融乃天下名士,若我军能救北海于危难,必能收天下士人之心。
众将闻讯纷纷赶来,一时间堂内将星云集。徐晃、太史慈、高顺、纪灵等将领肃立两侧,目光都聚焦在袁谭身上。这是袁谭第一次以主帅身份面对如此重大的军情决策,虽然年轻,但连日来的表现已让众将不敢小觑。
太史慈率先开口:末将曾在北海驻守,熟悉当地地形。管亥用兵向来莽撞,若调度得当,未必不能以少胜多。
高顺却持重道:陷阵营虽勇,但兵力悬殊。末将以为,当以智取为上。
袁谭听着众将议论,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舆图。他注意到荀攸一直沉默不语,便转身问道:公达先生以为如何?
荀攸缓缓抬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救自然要救,但如何救,却要仔细斟酌。
次日清晨,监军府内灯火通明。荀攸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向众将讲解作战方略。沙盘上山川城池栩栩如生,连都昌城外的小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此战关键在于速决。荀攸手持竹杖,点在沙盘上的三个位置,我军兵力不足,若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他首先看向徐晃:公明将军率五千步卒,大张旗鼓佯攻管亥大营。记住,要做出主力决战的态势,但不可恋战。
徐晃抱拳领命:末将明白,定叫那管亥以为我军主力尽出。
竹杖移向北海城南:子义将军率两千轻骑,趁夜绕道而行。待城头火起为号,立即攻城。荀攸特别叮嘱,记住,你的任务是破城,不是歼敌。
太史慈眼中精光一闪:末将领命!必在管亥反应过来前拿下都昌。
最后,荀攸看向袁谭:公子亲率三千兵马,与纪灵、高顺二位将军埋伏在此处山谷。竹杖指向都昌城外三十里的一处险要,待管亥败退至此,一举擒之。
袁谭郑重点头:谭必不辱命。
郭图忍不住问道:公达,那孔融方面...
荀攸微微一笑,取出一封密信:这正是关键所在。公则,要劳烦你冒险入城一趟。你带此信去见孔融,就说我军愿助其解围,但需他开城接应。若他应允,便在城头升起三盏红灯为号。
郭图接过密信,自信满满:图必不辱命。孔文举乃明智之士,必知取舍。
记住,荀攸郑重嘱咐,此战重在速决。若拖延日久,恐曹操派兵来援。据探马来报,曹操已派夏侯渊率军向东移动...
此言一出,堂内气氛更加凝重。
是夜,月隐星稀,正是用兵之时。郭图带着两名精干随从,趁着夜色悄悄出了琅琊城。三人换装易服,扮作贩运药材的商旅,绕道前往都昌。
先生,随从低声道,此去都昌要经过管亥大营,是否太过冒险?
郭图镇定自若:兵法云出其不意。管亥绝不会想到,我们敢从他的眼皮底下经过。
与此同时,太史慈的轻骑已经整装待发。袁谭亲自到营中送行,见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战马也都喂饱饮足,不禁赞道:子义将军治军严谨,果然名不虚传。
太史慈谦逊道:公子过奖。此战关系重大,末将必当竭尽全力。
袁谭取出一支令箭递给太史慈:将军此去,若见机不可失,可便宜行事,不必事事请示。
这是极大的信任,太史慈郑重接过令箭:末将定当见机而行,不负公子重托。
在另一个营区,高顺正在整训陷阵营。虽然只有八百人,但个个都是百战精锐。纪灵在一旁观看,不禁叹道:久闻陷阵营威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高顺沉声道:陷阵营之强,在于纪律。纪将军请看——他指着正在操练的士兵,每伍之间相互呼应,每什之间互为犄角。进则同进,退则同退。
袁谭巡视至此,见状大喜:有如此精锐,何愁管亥不破!
次日黄昏,徐晃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开出琅琊城,故意大张旗鼓,做出要强攻管亥大营的态势。而太史慈的轻骑则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绕道而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